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7月7日是小暑节气,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年的高温天气似乎来得特别早,而且热浪一日胜过一日。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人恨不得24小时躲进空调房。针对极端高温天气为何赖着不走等市民关注的问题,让我们听听许昌市气象台的权威解答。
今夏高温天气为何频发?
“今年,许昌地区高温天气频现,主要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强势控制。”7月4日,许昌市气象台台长周丹丹告诉记者,副高是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关键天气系统,其位置和强度直接决定了高温的范围和强度。
2025年7月3日至6日,副高稳定控制许昌地区,导致下沉气流盛行,使得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能够毫无阻碍地直射大地,地面温度迅速攀升。
同时,副高边缘的偏南风从低纬度地区带来暖湿空气,使空气湿度增大,市民闷热感加剧,形成了典型的湿热型高温天气。
在这种高温天气下,人体汗液蒸发变慢,散热困难,体感温度往往比实际气温更高。
“高温+强对流”的组合天气频现
近年来,许昌夏季经常出现“高温+强对流”组合天气,极端天气频发。根据历史气象数据显示,许昌市夏季高温天气(35℃以上)呈现明显增多趋势。
从长期数据来看,今年5月至今,许昌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2℃,历史同期排名第四位。
回顾过往,2022年同期最高气温排名第一位,2024年同期最高气温排名第二位,这也表明近年来许昌夏季的高温天气愈发突出。
高温天气还会持续发力吗?
根据季节特点,7月许昌市容易出现一段时间高温天气,然后迎来分散性雷阵雨,局地出现短时强降水。
这种强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落区分散,容易导致城市内涝、道路积水等问题,给市民的出行和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严重影响。
未来三天高温持续:魏都区、建安区、东城区等地最高气温维持在38℃以上,部分乡镇达40℃。
7月6日副高东退,7月8日至11日降水增多,7月10日以后高温天气略有缓解,但湿度回升,闷热感持续。
高温与高湿并存,市民可以适当调整空调温度,避免水汽凝结在玻璃和墙壁上;还可以使用除湿器等设备,降低室内湿度,缓解潮湿带来的不适感。
此外,强对流天气可能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建筑物和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编辑:李炎 张鹏 校对:赵欣
责编:李炎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