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理论+实践沉浸式教学

“许昌蓝”“救援灰”筑牢暑期防溺水安全网

许昌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开展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

本报讯 (记者 黄增瑞 文/图)暑期来临,气温攀升,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筑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防线,许昌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和许昌市红十字汉风救援队创新形式,将防溺水课堂搬进市区游泳馆或水系景观,通过沉浸式“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为中小学生传授关键求生技能。

7月3日,在某游泳馆泳池旁,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课正在进行。许昌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赵爽,以真实水域环境为课堂,系统讲授如何识别危险水域、不慎落水如何自救等核心知识,并反复强调防溺水“六不准”原则。

课程重点警示盲目“手拉手救援”的风险,明确科学的互救步骤:先确保环境安全,再判断落水者意识与呼吸,对无意识无呼吸的溺水者,需立即清理口腔异物、开放气道、实施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

纸上得来终觉浅。随后,孩子们在泳池内亲身体验水中自救的正确姿势,并通过情景演示,直观认识到错误施救可能导致的群溺群亡悲剧。从理论认知到技能实践,孩子们逐步掌握了应急呼救、报警方法,安全意识在亲身体验中更加扎根。

7月6日,在市区空港新城小区,许昌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为居民详细剖析溺水事故的成因与预防之道,除强调“六不准”外,普及“两会”(即会自救、会正确呼救)和“四知道”(家长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要点。现场模拟溺水场景,让居民在紧张氛围中学习正确施救与自救方法,有效提升了社区的应急能力。

“我们的队员每周利用4天时间,深入社区、学校、机关单位及公共场所,全面提升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7月9日,许昌市红十字汉风救援队秘书长高山说,他们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这一主题,先后在市区鹿鸣湖、灞陵湖等地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筑牢暑期防溺水安全网。

下一步,这两支被市民亲切称为“许昌蓝”“救援灰”的救援队伍,将到市区周边河道、景观湖等溺水高风险水域,探索安全教育新形式,推动“理论+实践”深度融合,以扎实举措织密暑期防溺水安全网,守护万千家庭安宁。




编辑:李炎   张鹏          校对:赵欣

责编:王婵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