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贺岁生肖元年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2025-07-24 09:55:55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李争鸣

我要分享:

摘要:

image.png

《三不猴》赵东海摄

生肖,是用来纪年的十二种动物。以十二生肖循环往复记录人们的生年,源于远古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而今,年年岁岁,十二种动物以钧瓷生肖的方式呈现,已成为河南最具地方特色且颇受市场欢迎、极具收藏价值的贺岁作品。马年说马,鸡年做鸡,是众多窑口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

那么,钧瓷生肖贺岁作品有意识地集体创作究竟始于何时,这类“年货”因何而兴,当今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又对钧瓷产业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呢?

一、钧瓷生肖贺岁始于2004甲申猴年

让钧瓷作为生肖作品集体步入市场,应该始于2004甲申猴年。其标志为两个方面:首先,一批窑口开始按照当年的生肖,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批量创作与其相关的年货作品。如禹州市钧瓷研究所、孔家钧窑、大宋官窑、王府钧窑等诸多窑口,围绕市场需求,均开展了目的性较强的创作和营销活动。其次,作品不再是单一的动物造型,而是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钧瓷的生肖作品始于动物造型。钧瓷造型从民用到官享,从实用件到观赏器,走过了近千年的历程,其间一直以瓶、碗、罐、洗、尊、鼎为主要造型。据原禹州市钧瓷一厂厂长刘国安回忆,1958年,新成立的地方国营瓷厂为增加新的品种,曾邀请洛阳三彩瓷厂的技术人员到厂创作过《唐马》,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动物造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钧瓷厂家逐步拓宽造型领域,曾尝试创作过一些诸如马、牛、虎、龙等的动物造型。由于多数艺人擅长拉坯技艺但美学功底较弱,大多时候,这些造型是以耳饰的形式出现,如《虎头瓶》上的虎头耳饰、《双龙瓶》上的龙头耳饰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和景德镇陶瓷学院的一批教授带学生来神垕搞实习创作,先后创作出不少有别于瓷区的经典造型,动物作品逐渐成为钧瓷造型的一个门类,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周国桢的《马踏兰溪》、天津美院教授王家斌的《母子猴》、著名艺术家韩美林的《美林鱼》等。但这些创作并没有很强的市场概念,大多为了丰富品种、教学实践或参与评奖,没有进行批量生产。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钧瓷窑炉得以改进,工艺进一步创新,随着彩瓷、钧瓷新工艺的出现,瓷区艺人开始有了生肖概念,曾烧制过一批动物作品,并在市场上有过不俗的表现。但这些作品仍是作为繁荣市场的一个造型,与当年的生肖几乎没有关联,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

钧瓷生肖能在甲申猴年作为贺岁作品步入市场,形成人们喜爱的年货,大抵有这样几个因素:一是钧瓷烧制工艺基本成熟,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钧瓷的烧成历经了柴烧到煤烧的过程,由于烧造工艺复杂,难度较高,历来有“十窑九不成”之说。直到1994年液化气钧窑的烧制成功,解决了烧制过程中的诸多难题,拓展了钧瓷作品的创作空间,改变了成品率低和难出精品的现状。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进,技术日趋完善,为钧瓷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钧瓷窑口的市场化概念初步形成,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共识。钧瓷的生产组织经历了从国有、集体到个体的转化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集体钧瓷企业逐渐退出,民营窑口已有数十家。这些窑口在市场的洗礼中日渐壮大,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基本形成。三是生肖作品作为特殊的年货,可以满足更多人的审美需求,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于是,钧瓷贺岁生肖作品应运而生。

《世代福禄》资料图片

二、当年钧瓷贺岁作品涉及两类内容

经过对当年的作品造型进行大致梳理,其题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作品文化传承。

孔家钧窑、大宋官窑、王府钧窑均涉足民间的“三不猴”题材。“三不猴”的寓意据说源于孔子《论语》中的“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三款造型均以猴子为元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谨慎善为、与世无争的处世性格。三家窑口的作品造型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不同。相同点是三只猴面组成的立体图案,均呈半蹲姿势,模样憨态可掬。不同之处在于,大宋官窑作品为三只独立的猴子,第一只用手捂着耳朵,第二只用手捂住嘴巴,第三只用手蒙着眼睛,三猴并排,形成一个整体;孔家钧窑的作品是三只猴子并排相依,中间的猴子一手捂着左边猴子的嘴,一手捂着右边猴子的眼,而两边的猴子在各用一只手捂住自己的嘴和眼的同时,均腾出另一只手捂住了中间猴子的耳;王府钧窑的作品则是三只猴子围坐在一起,相互捂耳、捂眼、捂嘴。

二是嫁接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积极反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禹州市钧瓷研究所创作的作品取材于传统的葫芦造型,分一主五副,相连相通。为主的大葫芦颈部有五个顽皮可爱的猴头,与连在一起的五个小葫芦相对,小葫芦上分别附有“福、禄、寿、禧、财”五个篆字。整体葫芦下方有五方型底座,底座上利用青铜器的表现手法分别饰以五只蝙蝠,正面以“猴年大吉”四字。这件起名《五猴迎福》的作品,表达了“新年福到,五子登科”的良好期冀。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蝙蝠的蝠与“福”相通,桃与“寿”关联,猴与“侯”谐音。孔家钧窑创作的《福寿连年》,东升钧窑创作的《拜相封侯》,王府钧窑创作的《金猴献寿》,分别将蝙蝠、寿桃、大象等吉庆符号融入其中,如此美好的寓意融于一身,彰显了创作者“猴年大吉”的新年祝愿。

作为当年的产业探路者,涉足创作的窑口十分有限,应该不超过6家。作品内容相对单一,表现手法不够多样,但此类贺年生肖作品一经推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作品供不应求。这种兼具送礼贺岁、个性收藏的创新性尝试,不仅为钧瓷产业的复兴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赛道,还开辟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旺瓶》赵东海摄

三、贺岁生肖作品对钧瓷产业的积极影响

2004年钧瓷生肖作品的成功营销,让众多钧瓷艺人捕捉到了新的创作理念和广阔的市场契机。从2005乙酉鸡年开始,钧瓷贺岁创作至今已步入20个年头,生肖作品逐步呈现出造型百花齐放、众多窑口比翼齐飞的良好态势。更难能可贵的是,生肖作品为钧瓷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瞄准市场热点满足客户个性需求

20年间,每年都有数十家窑口涉足生肖作品创作。这些企业紧跟市场热点,从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寻找灵感,在造型、工艺、釉色上寻求突破,先后创作出一大批形式多样、寓意吉祥的贺岁作品。如2005乙酉鸡年,星航钧窑的《锦鸡报晓》;2006丙戍狗年,钧瓷研究所的《护威四方》;2007丁亥猪年,御钧斋的《财源滚滚》;2008戊子鼠年,苗家钧窑的《金鼠丰瑞》;2009己丑牛年,神州钧窑的《盛世劲牛》;2010庚寅虎年,正玉钧窑的《下山虎》;2011辛卯兔年,刘家钧窑的《吉祥兔》;2012壬辰龙年,晋家钧窑的《龙腾》;2013癸巳蛇年,陶一家工作室的《如意年》;2014甲午马年,神垕国际陶艺公社的《飞马》;2015乙未羊年,国奇钧瓷艺术工作室的《泰和尊》等。

值得一提的是,大宋官窑、孔家钧窑、金堂钧窑不仅每年都有新款问世,而且创作的题材更加丰满。孔家钧窑2007丁亥猪年创作的“祝福”系列就包括了《福鼎》《诸事如意》《和气四瑞》《金猪供宝》《心想事成》五种,极大地丰富了钧瓷造型,满足了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

2.积极探寻产业化发展新的营销模式

相较于传统窑口固守经典器型、被动等待客群的模式,贺岁生肖作品具有时效性强、批量化生产的市场属性,这就倒逼窑口努力开拓市场,形成主动营销思维。首先,窑口开始重视媒介宣传。先是通过报纸、电视、广告牌等传统媒体进行市场营销。2005乙酉鸡年,大宋官窑的《锦鸡送福》、孔家钧窑的《吉祥如意》、金堂钧窑的《至尊金鸡》甫一问世,即在《许昌日报》《许昌晨报》开始了密集宣传,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年,为了救助受印度洋海啸影响的灾民,金堂钧窑将倾心打造的《至尊金鸡》珍品进行义卖,60件作品卖出47万元。在媒体的见证下,金堂钧窑将这笔巨款通过河南省红十字会进行了捐赠,大大提升了窑口品牌的影响力。这种宣传模式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众多窑口开始重视广告推广与营销。每有新品问世,广告宣传成为窑口的不二选择。为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许昌晨报》每周设立了《钧瓷》版,许昌电视台每周设置了《钧瓷》专栏,主动为钧瓷产业发展铺路搭桥。如今,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抖音、直播已成为窑口的重要推广平台。其次,对产业化有了新的理解,产业化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路径。生肖作品的市场化成功,打破了“窑变至上,孤品为贵”的传统思维方式。过去,不少艺人对钧瓷的极致追求是窑变,以窑变出某种图案为奇,以“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而自娱。钧瓷生肖作品的市场化推进,使大家看到了钧瓷发展更为辽阔的前景,因而,中秋贺礼、品茗壶具等相继问世,目前已成为钧瓷产业的主要支撑。

3.自觉从博大的传统中国文化中汲取营养

生肖造型是一门综合艺术,要想在每年的生肖造型中推陈出新,富有创意,赢得市场青睐,就必须从博大的传统中国文化中寻找灵感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文化修炼,这对于靠传承起家的艺人们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是聘请专业团队,由专业人员负责创意和设计。大宋官窑聘请河南省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怀强担任窑口艺术总监,由其带徒并担纲每年新品的创意与研发。一些窑口则主动邀请北方工业大学教授肖红、许昌学院教授郭君健、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钧等一批专家学者,参与造型设计,为新品创意出谋划策。二是主动到大学深造,丰富自身学养。2009年至2011年,星航钧窑的任星航大师特意送女儿任英歌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进修,时间长达2年,期间任英歌还参与了《中国陶瓷艺术·钧瓷》的撰写工作。金堂钧窑掌门人李海峰在经营之余,200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EMBA,攻读国学,成为钧瓷界首位工商管理硕士。2013年,李海峰在窑口成立青年钧瓷创新社,与十几个大学生一起进行创新尝试,将一些经典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元素进行改造嫁接,创作出一批构思独特的经典造型。2025年是乙巳蛇年,生肖作品最难设计的莫过于蛇的造型。李海峰创意的蛇年作品《世代福禄》,则以“君子万年、福禄宜之”立意,作品整体以灯笼、如意云朵、古代宫廷象征权威和尊严的地支“巳”(十二生肖之蛇也)入型,巧妙幻化出具有热情、活力、生命力并带有龙头的葫芦,传达出子孙万代、福禄绵长的美好祝愿,受到市场热捧。

编辑:兰民  杜鹏勃    校对:刘操龙

责编:毛志刚             终审:刘俊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