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曹,从史书到街巷的曹操——横槊赋诗

2025-07-25 09:31:33  来源: 许昌日报  作者: 邓雷 杨红卫 石冠兵 吕超峰 任江鹏

我要分享:

摘要:

曹操的名字,常被历史的烽火和演义权谋浓云所笼罩;然而掀开政治与军事的重幕,他那些慷慨悲凉的诗篇却如寒夜中的明星,在文学的天空中独自闪耀,焕发出令人瞩目的光芒。

不论是在出生地亳州,还是在建功立业的洛阳、许昌,曹操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寻曹报道组在这些地方采访时,总能看到曹操在文学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

曹操那些震烁古今的四言诗,宛如青铜剑锋割破沉寂的夜空。《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之句,直击生命之短暂与功业之渴望,令古老的四言诗体重新焕发出沉雄的生气。《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奔涌着的苍劲力量,如苍鹰之志在长空搏击,冲破了汉代四言诗衰微的僵局。他以古体抒写今情,为四言诗这一传统形式注入了时代的新血与个体灵魂的磅礴气象。

曹操之笔锋,同样开创性地刺向乐府诗坛。他大胆“借古题写时事”,让汉乐府旧调承载起时代悲怆的分量。《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场景,凄厉地刻画出乱世疮痍;《薤露行》里“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的痛斥,则饱蘸着对家国倾覆的悲愤血泪。这类诗作仿佛时代的镜像,照见离乱,映出疮痍,为后世诗人“以诗存史”开辟了路径。

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曹操“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以恢宏气度广纳文士。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记述父亲“雅爱诗章”,对陈琳等才子,即使他们曾为敌方执笔辱骂过自己,曹操亦能尽释前嫌,唯才是举。于是乎,铜雀台高耸,建安七子聚首,邺下文人集团成为文学史上璀璨的星座。

一个握剑的枭雄,能如此深切地体味人世的悲凉与壮阔,并以雄健之笔写下不朽诗篇,令世人惊叹和敬仰。曹操的文学功业,如他的铜雀台一般,虽在历史风沙中饱经摧蚀,却始终矗立于时间深处,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

  

曹丞相府

(一)悲天悯人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荥阳郊野,腐草间蜷缩着冻僵的流民,像被踩碎的麦穗。

曹操勒住战马,玄铁甲胄上还凝着徐荣部将的黑血。昨夜三千子弟兵埋骨之地,此刻竟有妇人、老妪刨食死马内脏。

“盟主在河内饮宴呢,酸枣大营日日笙歌,倒比洛阳宫里快活!”夏侯惇的冷笑惊起秃鹫。曹操不语,只将佩剑插入焦土——剑柄雕着袁绍所赠的螭纹,三日前还誓要“共扶汉室”。

暮霭沉沉时,中军帐前忽闻骚动。亲兵拖来窃粮贼,竟是白发老农攥着半袋霉粟。“将军饶命,村里榆皮都剥尽了。”老者哆嗦着露出肋骨嶙峋的胸膛。曹操突然挥剑斩断粮袋,霉粟泼在血泥里:“传令!三军日粮减半,余粟散与百姓!”

更深露尽,曹操独坐残垣。月光照见箭囊深处半截竹简,正是讨董檄文残篇“共戮国贼”四字。砚中冰凌未化,他蘸着雪水在简背疾书《蒿里行》:“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当墨迹被寒风冻成冰纹时,斥候急报:公孙瓒焚毁蓟城粮仓,十万饥民正涌向兖州。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春荒惨烈。曹操巡视许都新垦的屯田,新坟间有幼童正以草根祭母,坟头插着讨董时的断箭。随行的袁绍使者掩鼻嗤笑:“司空何苦与蝼蚁同悲?”曹操猛拽其领,拔起箭杆,锈斑中“袁”字依稀可辨。他怒斥使者:“你可识得此箭?当年虎牢关前,本初兄以此箭射落董卓帅旗。”使者怀中掉出金饼,滚入饿殍空洞的眼窝。

当夜,《蒿里行》再度传遍军营,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被老兵泣诵时,曹操正亲手为染疫的流民敷药。

多年后的铜雀台夜宴,歌姬唱到“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时,满座公卿酒兴正酣。曹操忽掷金杯,碎玉声中展露当年竹简——墨迹已与血污斑驳相融。司空府令在更鼓声中飞传州郡:减河北赋税三成,开邺城太仓济青州饥荒。晨光熹微时,曹操独坐袁绍墓前,将讨董盟书焚于碑前:“本初兄,你我要救的百姓,今剩几人了?”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初春,风雪如刀,将太行山削成惨白的巨骨。曹操的赤兔马在羊肠坂前悲鸣,前蹄深陷冰隙——昨日还能通行粮车的山道,此刻连猿猴都瑟缩在岩缝里。

曹操抬眼望去,突见峭壁黑松间黑影攒动:七只熊罴蹲踞山道,幽绿眼瞳竟似高干叛军的箭镞寒光。许褚挥戟欲冲,却被曹操按住:“畜生也知守山,倒比并州守将知义!”

当夜,宿营溪谷,士卒发现更骇人之景:整条冰河嵌着人形——是冻毙的民夫保持着推粮姿势。曹操蹲身抚冰,忽闻身后啜泣,原是兖州老兵对着冰尸叩首:“此乃属下乡人,三月前被高干强征运粮……”

“取斧来!”曹操突然劈向冰面。斧刃溅起的冰碴刺破眉心,血珠滚落时,整块人形冰坨被撬起。“葬于向阳坡。”曹操抹去脸上血冰,转身下令,“今夜全军食糜,取冰代水!”

篝火噼啪作响,曹操凝视釜中冰粥,米粒在融冰里沉浮。值夜士卒冻毙的噩耗传来时,他正诵读《东山》诗,突然将竹简投入火堆:“周公东征三载,吾等三月必破壶关!”

破关那日,朝阳刺破云层时,曹操立在云梯残骸上,挥剑劈开最后一块拦路冰岩。关城上高干的“并”字大旗应声折断,而剑锋所指处,太行千峰积雪轰然崩落,如天地为凯旋擂鼓。

残阳映红壶关女墙时,曹操独坐敌楼。案头放着高干未饮的椒酒,他将其缓缓浇在《苦寒行》竹简上,墨迹在血水中晕染开来,恰似太行山径蜿蜒:“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当“哀”字化开最后一笔,驿马送来邺城急报:新修漕渠已引漳水入铜雀台,春汛将至。曹操大笑着将竹简掷向关外群山,简册在深谷中撞碎冰凌,回声里混着三军的欢呼与漳河的涛声。

许褚拾起溅落的残简,见背面新添朱批:“今岁并州免赋,战死者子入太学。”风雪卷过墨迹,那“免”字的一点朱砂,红得像太行山巅初升的朝阳。

文峰游园建安七子雕塑

(二)沧海横流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寒风如刀,将白狼山的枯草削成千万支箭镞。

曹操勒马高坡,乌桓骑兵的骨笛声卷起漫天黄尘,阵前金狼大纛下,蹋顿的弯刀正映着袁尚苍白的脸。张辽突然摘盔掷地:“敌阵未合,愿假麾旗破之!”曹操解下赤色帅旗的刹那,辽西暴雪骤降,张辽的玄甲竟化作黑色闪电劈入敌阵。

随着张辽持旗突进,蹋顿的黄金锁子甲在雪光中裂开。乌桓单于坠马瞬间,袁尚坐骑惊厥踏碎了他的玉冠——就像当年官渡之夜,袁绍摔碎的玛瑙酒盏。曹操抚过冻硬的须髯,看溃兵如潮水漫过结冰的渝水,二十万胡汉降卒的跪拜,震得山巅积雪簌簌滚落。

归途行至碣石山,渤海怒涛正撞击着秦皇刻石。曹操独登危岩,只见:残阳如血坠入苍茫海眼,巨浪却将落日重新托举;浪峰间似有龙宫隐现,礁石上搁浅的乌桓战船正被潮水吞没。“取酒来!”曹操蘸着浪沫在盾牌上疾书《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酒坛跌碎时,星斗恰从海平面升起,倒映在未干的墨迹里恍若银河倾泻。

当夜军帐中,张辽献上蹋顿的嵌宝弯刀。曹操指向盾牌诗稿:“文远可知?此诗当与将军破阵之勇同刻碣石!”忽有快马踏碎海浪声至,辽东来的木匣盛着袁氏兄弟首级,冰霜覆盖的眼睑下,凝固着与当年邺城降卒同样的惊恐。

返邺途中,曹操在易水畔驻马。代郡乌桓首领献的七宝鞍闪着幽光,他却凝视着结冰的河面——那里倒映着铜雀台的飞檐。曹操翻身下马,以断戟为笔,在冰面刻写《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戟尖刮过冰层的声音惊起老马“绝影”——这匹随他征战二十年的坐骑,鞍具金钉脱落处露出虬结的伤疤。

建安十二年,冬雪覆满邺城。冰井台地宫,烛光映照曹操满身战痕:后背虎牢关箭创如龟纹纵横,腰间官渡刀疤似蛇形盘曲……华佗以银针探入膝头箭镞残铁时,铜雀台顶传来战马嘶鸣——原是“绝影”挣脱厩笼,独行至中轴大街,以蹄叩击朱雀门方向。“老马识途啊!”曹操推开药盏,裹伤疾行。雪地里,一人一马影子在月光下交叠,竟似腾蛇乘雾之形。

曹操临终之际,邺城百姓见“绝影”独出城门,沿中轴大道南行,其鞍下压着半片龟甲,背面刻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刻,铜雀台药烟袅袅,弥留的曹操手指北方,唇间漏出的《龟虽寿》残句,化作地宫三万卷竹简的窸窣虫鸣。

曹操雕塑

(三)天下归心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亲手凿开窖藏。陶瓮破裂时,十年陈的杜康酒香竟凝成白雾,在殿柱间盘绕如游龙。

“此酒当待嘉宾!”曹操挥退欲试毒的侍从,琥珀酒液倾入雁足铜樽时,廊下突然传来古琴裂帛之音。众臣悚然望去,竟是荆州俘来的乐师误触焦尾琴。侍卫正欲拿人,曹操却踏雪下阶,指间酒珠随步伐溅成冰晶:“先生能奏《鹿鸣》否?”

琴师颤抖拨弦的刹那,北风扑灭满殿灯火。黑暗中,曹操击筑高歌《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歌声震得梁间冰凌齐落,在酒爵里叮咚作响。忽有快马踏碎月色,信使呈上竹简时,袖管结满霜花——竟是江东张昭手书《拒曹赋》,字句如刀锋。

曹操朗笑提笔,在赋文空白处回写“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墨迹未干便掷入酒瓮:“连瓮赐还张子布,江南名士当共饮此杯!”

宴酣时,月轮移过飞檐。曹操倚栏望见寒鸦绕树,忽然解下貂裘覆住瑟瑟发抖的哨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竟寻不得暖枝乎?”他转身抽剑劈断七宝珊瑚树,“明日以珊瑚枝筑巢,悬于朱雀门楼!”

子夜,陈琳醉卧于地,怀中紧抱当年讨曹檄文的原稿。曹操以酒浇醒故人,将檄文铺在焦尾琴上:“此文当年骂得孤头风痊愈,当赏!”朱批“天下归心”四字压住檄文末尾“汉贼”二字,墨色在月光里泅成展翅玄鸟。

当灯火渐次熄灭,曹操独坐室内,指尖掠过竹简刻录的《短歌行》,突然停驻于“周公吐哺”的“哺”字——昨日军报里,襄阳流民易子而食的惨状犹在眼前。他猛地咬破手腕,将血酒洒向南方:“若得卧龙,曹某何惜此血饲民!”

建安十三年冬,大雪覆满赤壁战船残骸时,曹操正凝视案头雁形灯。灯焰在江风中明灭,恍若去岁北征途中见过的南飞雁阵。侍医剜去他臂上箭疮腐肉,血水溅湿《却东西门行》竹简,“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的“解”字被染成暗红。

当夜,中军帐移驻江畔高地。曹操独立崖边,见败舰残帆在漩涡中沉浮,恰似转蓬辞根。江风送来吴侬软语的渔歌,他竟用断戟在沙地勾勒邺城街坊图。程昱举火照见图中蹊跷:朱雀大道偏西三寸,恰似雁阵南飞的斜线。“此乃天意。”曹操突然踢散沙图,“来日重绘邺城,街巷当如雁行!”

弃舟登岸时,青州老卒王五跪捧故乡泥土,欲葬于阵亡同乡衣冠冢前,不料北风卷土入江。曹操解佩囊盛邺城土相赠:“且以此暂代故园。”王五颤巍巍栽种囊中野蒿时,几片雁羽随风飘落蒿丛。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铜雀台夜宴。歌姬唱到“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时,曹操忽掷杯离席。众臣寻至冰井台深处,只见曹操正摩挲赤壁带回的烧焦船板,板上有他亲凿的雁阵图。“传令!”霜气在曹操眉睫凝成冰珠,“阵亡将士遗骨,皆葬邺城菊园。”

腊月,邙山脚下,流民群中突发骚动。原是青州老卒棺椁途经故乡,遗骸却执意北归邺城。曹操素服扶柩三十里,风雪中《却东西门行》的诵声与雁鸣交织:“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全系列完)

编辑:兰民  杜鹏勃      校对:艾文    

责编:杨仪                   终审:刘俊民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