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丁奇高被授予“全省自强模范”称号。
8月11日,在第七次河南省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在许昌市博物馆工作的“90后”丁奇高作为河南省残疾人作家代表,被授予“全省自强模范”称号。
8月12日,记者在许昌市文峰塔文物保护中心见到了35岁的丁奇高。“我出生时难产,导致肢体残疾,6岁才学会行走。”丁奇高说,自己出生在禹州市小吕镇王冯村,到了读书的年龄,父母还要经常带他去医院看病。在读了6年高中、历经2次高考后,他于2012年9月迈进了河南大学的校门。
大学期间,丁奇高先后获得共青团中央“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和“河南省文明学生”称号。
在困境中的沉淀,为丁奇高的文学创作积蓄了力量。在河南大学图书馆,丁奇高读到了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些书成为他文学创作的启蒙。2014年8月,他在广东省作协主办的《作品》杂志发表了首篇书写残疾人生活的短篇小说。
大学毕业后,丁奇高参加了许昌市事业编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许昌市博物馆。在许昌市博物馆从事文博工作的经历,为他观察历史、理解文化提供了独特视角,也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的文学素养。工作之余,他创作了不少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文学作品,并先后在《牡丹》《莽原》《西部》《草原》等刊物上发表。
今年,作为残疾人作家代表,丁奇高先后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残疾人文学创作研修班和第三期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的学习。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完善自己,深思文章。”中国残联主席程凯的勉励成为丁奇高的创作箴言。
如今,身为文博工作者,他坚持公益反哺社会,连续多年资助禹州山区的贫困儿童,为残障群体开展文学培训。
编辑:王 婵 杜鹏勃 校对:常 烨
责编:肖 涛 终审:刘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