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晟·无射”铜编钟
本报讯 (记者 黄增瑞 文/图)8月20日,郑州收藏家刘英杰来到许昌市博物馆,将一枚自己收藏多年的北宋“大晟·无射”铜编钟(以下简称大晟编钟)捐赠给许昌市博物馆。大晟编钟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开始制造,共铸12编,每编28枚,其中正声12枚、中声12枚、清声4枚,共计336枚,属宫廷青铜礼乐器。
刘英杰说,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宋金战事正酣,宋徽宗裁撤了管理国家乐政的“大晟府”。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连同宋廷收藏的大量金银、名画等一并被金军掳走,其中就包括大晟编钟。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晟编钟现存约25枚,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及海外机构。现存文物也是北宋靖康之耻的实物证。
刘英杰现任中国钱币学会会员,是《中国钱币大辞典·元明卷》撰稿人。多年来,他致力于文物收藏与保护,尤其对古代礼乐文物有着深厚的情怀。20多年前,刘英杰在沈阳市古玩城发现这枚大晟编钟,收藏至今。作为许昌的女婿,他经许昌文峰塔古玩市场负责人刘锰牵线,把这件文物捐赠给许昌市博物馆。
刘英杰的捐赠,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对博物馆事业的大力支持。同时,大晟编钟的入藏,也丰富了许昌市博物馆的馆藏,为许昌市博物馆开展相关研究和展览提供了更为翔实的实物依据。
编辑:王婵 刘靖雯 校对:常烨
责编:李建山 终审:刘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