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初秋的空气中已有些许凉意。禹州市苌庄镇玩北村内,矗立着一座灰砖黛瓦、砖木结构的旧式民房。这里就是禹县玩花台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禹县玩花台抗日民主政府是20世纪40年代我党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后,为加强根据地建设而建立的。”中共禹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一级主任科员王宏介绍。
时针拨回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对进军河南作了全面部署。1945年2月,河南人民抗日军第四支队奉命挺进豫西嵩山地区,在禹县(今禹州)、密县交界处的荟萃山成立了中共河南(豫西)四地委、河南(豫西)四专署、河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张才千任军分区司令员兼地委书记。
1945年4月,四地委、四专属在禹县北部鸡山村建立了中共禹(县)密(县)新(郑)中心县委员会、禹(县)密(县)新(郑)办事处,辖禹县4个区委、区政府,密县3个区委、区政府及新郑2个区委、区政府。禹县境内有浅井、扒村、无梁、玩花台区委、区政府。当年7月,肖戴天任中共玩花台区委书记。
1923年,肖戴天出生于洛阳偃师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刻苦学习,成绩优异。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情,积极投身青年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1938年,15岁的肖戴天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偃师一带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其间,他以诗歌为斗争武器,在周边群众中宣传抗战,激发大家抗日救国的热情。1942年,肖戴天来到延安,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
担任禹县玩花台区委书记后,肖戴天坚持访贫问苦,做动员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倒地运动,打击日伪势力,使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945年9月,伪禹县保四旅三团乘我军收复密县之机,突袭玩花台抗日民主政府。在敌我力量悬殊的危急时刻,肖戴天临危不惧,率领30多名区干部突围,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年仅22岁。肖戴天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将他的头颅砍下,悬挂在顺店寨示众。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避免内战,中共河南(豫西)区委员会、河南军区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四、五、六支队转移到桐柏山区与新四军会师。”王宏说。
烽烟散去,山河无恙;英雄不朽,浩气长存。如今,禹县玩花台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已成为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革命先烈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如火炬、似灯塔,将激励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阔步前行的我们,谱写出更加辉煌壮丽的篇章。
编辑:刘 磊 李孟达 校对:孙 辉
责编:肖 涛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