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1073.5亿元!许昌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全省第一

许昌如何激活消费“主引擎”?

七夕传统活动

引龙街味道里

核心提示

消费,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被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如何以消费牵引经济循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发展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成为重中之重。

前7个月,许昌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5亿元,同比增长8.9%,继2024年增速领跑全省之后,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消费驱动时代,许昌的消费“主引擎”何以动能强劲?8月30日,记者探访街头巷尾,为您解读许昌火热的消费图景。

政策赋能释放潜力

清晨喝胡辣汤,吃水煎包;上午逛胖东来,购买心仪的商品;下午到曹魏古城、曹丞相府等景区沉浸式“打卡”;晚上在曹魏不夜城体验消费新场景,感受“烟火气”满满的夜宵大餐……这是很多外地游客来许昌的“消费路线图”。

消费市场的火热,反映出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更强了。

今年以来,许昌市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全面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出台《许昌市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开门红”促消费活动方案》《许昌市2025年加力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等,围绕家电、百货、汽车、餐饮等重点领域,以真金白银投入撬动消费需求,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节期间,举办“赢商莲城·许君以昌”招商引资活动、许昌产业推介暨许商大会、三国文化主题旅游推介、“非遗”文创老字号集市等“扩投资、促消费、兴文旅、展形象”系列主题活动,打好“三国文化牌”,构建发展强磁场,吸引了更多的游人和客商来许昌观光旅游、投资创业。

还有,市城管局在中心城区设置了107个农副产品便民疏导点。这些农副产品便民疏导点紧邻人流量大的居民小区,不仅改善了流动摊贩的经营状况,而且满足了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守住了城市“烟火气”,提高了市民幸福感,激发了消费活力。

尤其是在2025年“相约许都莲城消夏”暑期促消费活动中,我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利企惠民”的原则,充分利用许昌特色资源禀赋,围绕购物、餐饮、商圈等商贸消费领域,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超200场。

许昌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提振消费信心,优化消费供给,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持续释放潜力,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稳、更快。

拓展消费新场景

“穿过了,你真棒!”8月30日晚,曹魏古城人流如织,尤其是在七夕活动现场,大家不约而同前来参加穿针、夹豆等传统活动,感受七夕的文化内涵。

今年以来,许昌紧扣文旅产业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深度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在挖掘资源禀赋、塑造特色品牌上精准发力,持续擦亮三国文化、钧瓷文化、生态康养、胖东来等标识,以“节会+假期”模式、创新产品业态、多元宣传矩阵,形成“品牌引领、多方联动、多点支撑”发展格局。

拓展新的消费场景,许昌一直在行动。诸如打造“餐饮+”融合消费场景,推出啤酒美食音乐节、清凉北海一夏、夜间烟火集市等系列活动,打造多维度、多场景、沉浸式的夏日狂欢;引导春秋广场、引龙街味道里、魏源美食城、曹魏不夜城等美食街区,延长午市、夜市营业时间,丰富城市烟火;暑期新田360广场、万达广场等重点商业综合体许昌首店、IP联名店加速落地,开展首店体验日、一日店长等活动,丰富消费体验,激发消费潜力……

尤其是三国文化旅游节期间,曹魏古城推出“率性三国春游魏都”三国文化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古城巡游、NPC 互动,带领游客“穿越”三国;灞陵桥景区推出三国幻境十二时辰沉浸式游玩项目,汉服妆造学堂、情景剧、剧本杀、国潮市集,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三国”之美;曹丞相府景区策划了《过五关斩六将》实景演艺,联合曹魏不夜城推出大型历史剧《曹操》,现场持续火爆。

不仅如此,为充分挖掘全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市积极培育乡村博物馆、艺术村等新业态产品,开发并推出了一系列夜游、夜集、夜娱、夜秀等夜间消费产品和服务。

“烟火气息”点亮生活

“阳光玫瑰不甜不要钱,刚从地里摘的,新鲜得很……”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散发出浓厚的“烟火气息”。许多附近的居民在下班回家时都会前来称上几斤水果和蔬菜,不仅价格低廉还省掉了去农贸市场的时间。这里就是市区文化路农副产品便民疏导点。

蔬菜、水果、糕点、卤菜、肉禽、日用品……这条不长的街道俨然成了一个“大市集”,容纳百余商贩摆摊经营,满足了他们维持生计、增加收入的需求,方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市区不少夜市摊点人流涌动,“夜经济”也火热起来。啤酒、奶茶、咖啡、烧烤、火锅、卤菜……各类美食琳琅满目。白天经过高温的“炙烤”,夜晚食客们胃口大开,约上三五好友喝酒、撸串儿,享受生活。

如今,城市商圈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商业地标都在以独特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答卷。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从城市社交“会客厅”到夜市广场,从亲子活动乐园到沉浸式艺术空间,消费业态的升级正悄然重塑城市生活图景。

暑期,是观察消费市场火热程度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时期。

市区春秋广场,一到晚上各种小吃摊位会整齐地排列在广场周边。市民和游客开启“逛吃”模式,一边品尝美味小吃,一边享受夜晚的凉爽。

“许昌的夜市很不错,既有好吃的,又有好逛的。我们不虚此行。”8月29日晚,来自山东的游客王楠一家在曹魏古城大快朵颐后,来到春秋楼景区观看表演,“沉浸式”了解许昌的历史文化。

而距离曹魏古城不远处的引龙街味道里则灯光闪烁,映照出街区的繁华。“吃涮羊肉,还得来老街,正宗!”市民刘庆元告诉记者,味道里经过提升改造后,“烟火气息”更浓厚了。

许昌的“烟火气息”,如同一幅明媚的画卷,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摊贩的叫卖声、食客的欢笑声、购物者的交谈声,交织成了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交响曲”。

【记者手记】

消费市场何以热度不减

处暑时节,秋意渐浓,高温天气“退场”,消费市场热度不减。前7个月,许昌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3.5亿元,同比增长8.9%。

在保持消费市场热度方面,许昌市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紧盯重点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为消费市场的“长久旺”提供了有力支撑。

编辑:赵   欣   李孟达    校对:王    婵

责编:肖   涛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