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数字赋能 提升城市“智治力”

机械清扫车辆整装待发 记者 张铮 摄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城市管理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近日,记者从许昌市数字化城市运行中心了解到,该中心采用“文字+视频”双轨并行的信息报送机制,全面推动城市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从“被动处置”向“主动治理”转变。

【精准采集】构建“双轨并行”问题发现机制

采集员作为城市治理“前端触角”,每天在市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广场、商业街区及居民小区,开展多维度、全天候动态巡查。

道路破损、井盖缺失等安全隐患;垃圾堆积、非法小广告等环境问题;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秩序乱象……这些都是城市发展中反复出现的问题。

为了更加精准采集问题,采集员以“文字描述+现场视频”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记录问题位置、现状与性质,通过视频真实还原现场,增强了问题上报的直观性与针对性。

【高效处置】打造“闭环管理”问题解决模式

“文字+视频”报送机制,大幅压缩了问题传递和认知时间,方便责任单位快速把握问题实质与紧急程度,为制定科学整改方案提供了清晰依据。

“视频如同现场直击,有效杜绝了推诿扯皮的情况,推动责任单位迅速响应、精准施策。”许昌市数字化城市运行中心相关负责人说,该模式实现了从问题发现、上报、交办、处置、复核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城市管理问题“发现一件、解决一件、巩固一件”。

【智慧赋能】夯实“城市运管服”平台支撑能力

许昌市数字化城市运行中心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为依托,不断整合数据资源、优化智能算法、强化联动机制,实现疑难问题的智能识别、自动派单和动态跟踪。

同时,该中心在城市管理领域不断强化智慧赋能,通过深化动态监控、物联网感知等技术应用,逐步构建“智能感知、精准派单、高效处置、科学考评”的智慧治理新体系,为靶向治理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下一步,许昌市数字化城市运行中心将进一步深化“一网统管”建设,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完善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更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相关新闻

“抑”尘不染 守护“许昌蓝”

8月29日,记者从市环卫中心了解到,根据天气和道路卫生情况,我市环卫部门将通过增加冲洗、洒水、洗扫作业频次,抑制扬尘,守护“许昌蓝”。

城区道路洒水最直观的作用便是抑制扬尘。洒水车通过喷洒水雾,让空气中的颗粒物与水分子结合,因重量增加沉降到地面,从而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扬尘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车辆长期行驶会在路面留下油渍、污渍,垃圾碎屑也会散落其中。单纯依靠人工清扫难以彻底清除这些顽固污渍,通过高压水枪的冲洗和水流的冲刷,洒水车能够将路面的油渍、污垢等冲洗干净,让道路焕然一新。

市环卫中心制定了《许昌市中心城区洗扫、洒水抑尘作业工作方案》,要求各区环卫部根据天气和道路卫生情况,增加冲洗、洒水、洗扫作业频次。做到全天动态实时保洁,主要道路关键部位落实“潮汐式保洁”工作法,垃圾落地停留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我们将定期组织洒水作业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操作和服务意识。遇到行人、车辆要主动降低车速、减小洒水量,避免对市民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市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规范餐厨垃圾管理 守护群众“舌尖”安全

为加强餐厨垃圾管理,规范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行为。8月29日,记者从市环卫中心了解到,魏都区城管局联合许昌欧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收运部,对城区餐饮门店开展餐厨废弃物专项行动,加强餐厨垃圾全链条管理,深入推进餐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

“我们深入餐饮门店后厨,严格检查餐厨垃圾是否与其他垃圾混杂,现场指导规范分类存放,保障资源化利用基础。”当日,在文化路、古槐街、察院西街等街道,执法人员检查多家餐饮门店。

下一步,市环卫中心将持续指导中心城区各城管(环卫)部门,根据《许昌市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联合执法工作方案》,加大餐厨垃圾全流程监管,确保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工作规范、有序,守护城市的食品安全与环境整洁。

编辑:李     李孟达     校对:赵   

责编:肖   涛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