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城县紫云镇张村的200余亩花椒园迎来丰收。一簇簇饱满的“大红袍”花椒压弯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独特而浓郁的椒麻香。阳光下,红绿交织的花椒透着诱人的光泽,映出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
记者在花椒园看到,村民们正弯腰穿行在茂密的枝丫间。一双双灵巧的手在带刺的枝蔓间敏捷翻飞、探寻,拇指和食指精准捏住果穗基部,手腕轻巧发力完成采摘,新采收的鲜红花椒逐渐在竹篮中堆积起来。
张村地处浅山区,过去这里的荒山碎石遍布、土地贫瘠,传统作物难以被规模化种植。“以前这面坡全是荒地,杂草丛生,石头比土还多。”花椒园负责人张军胜回忆道。
2017年下半年,热爱自由旅行的张军胜骑摩托前往延安,沿途被特殊的花椒麻香味吸引。经过打听,得知这里的花椒是有名的韩城“大红袍”花椒,这也引发了张军胜想要在家乡种植的念头。
有想法就要行动。张军胜决定向村里提出承包荒山种植花椒的想法,可是在荒山上种植作物,谈何容易。
面对困难,张军胜没有退缩。他从山下一车车运来肥沃土壤,垫坑造地,将荒山改造成了层次分明的“梯田”。“花椒耐旱、耐瘠,特别适合在我们村这种山坡地上种植。”张军胜介绍,经过7年的精心管护,如今这片200余亩的花椒园已进入盛产期,长势一年比一年好。
张军胜选择“大红袍”花椒正是看中其优异的品种特性。该品种以粒大、色艳、味浓而著称,是花椒中的上品,在市场上需求量大且价格稳定。
“我们种植的‘大红袍’花椒颗粒饱满,麻味醇正,香气浓郁,特别是油脂含量高,品质丝毫不逊于原产地。”张军胜捧起刚采摘的花椒,顿时香气四溢。
7年悉心培养,如今花椒园连年丰产。今年花椒长势格外喜人,预计产量将创历史新高。
尽管产量不断增加,但花椒仍然供不应求。产品主要供应襄城县及周边县(市)的各大酒店、熟食店等餐饮场所,是当地餐饮业的特色招牌。
“俺的花椒去腥增香效果特别显著,很多食客就是冲着这个独特风味来的。现在不少老顾客一尝就能分辨出用的是俺这儿的花椒。”张军胜欣慰地说。
今年花椒还未上市,就已获平顶山叶县5000公斤订单。张军胜还将通过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渠道,把花椒销往更多地方。
花椒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盘活了荒山资源,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在花椒采摘期,每天有30多名村民在园内工作,收入相当可观。
“早上5点就来采摘花椒,一天能挣100多块钱。这增加了收入,也不耽误我接送孩子。”正在忙碌的村民张梅菊边熟练地采摘花椒边说,“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从无人问津的荒山碎石地,到如今硕果累累的“绿色银行”,紫云镇张村用7年时间书写了一部荒山变“金山”的奋斗史。颗粒饱满、麻香浓郁的张村花椒正从襄城出发,走向更多城市的餐桌,成为紫云镇的一张亮丽名片。
编辑:孙学涛 杜鹏勃 校对:张 良
责编:杨 仪 终审:刘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