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吃月饼……你记忆里的中秋节什么样?

2025-09-30 09:56:24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张铮

我要分享:

摘要:

节日布景充满温情。

超市里各式月饼摆满货架。

核心提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中秋节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承载着人们对团圆的美好期盼。

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猜灯谜、画兔爷……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喜庆祥和、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弥漫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1、溯源 中秋节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过程。

每到中秋节,各地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再现,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那么,中秋节起源于何时呢?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的含义有两个:一是指农历八月,二是指农历八月十五。早期的中秋主要指的是前一个意思,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八月十五中秋节。据史书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日子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亮”进行的,所以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据说,中秋节成为正式的节日,还和北宋在东京举行的科举考试有关。当时,北宋非常重视开科取士,三年一次的秋闱恰好安排在农历八月举行。于是,佳节和桂冠结合在一起,人们就把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就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国的重要风俗。《宋史·太宗纪》中有“以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的记载。从此,中秋节开始作为正式的节日在开封盛行开来,随后传播到全国各地。

北宋时期的中秋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因此,宋朝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最著名的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月饼 中秋的爱意都藏在月饼里

9月24日,在市区多家商超和烘焙门店,琳琅满目的月饼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五仁、豆沙、莲蓉、巧克力、榴梿、紫薯等各种口味应有尽有。

在市区一家超市,前来购买月饼的涂女士告诉记者:“五仁月饼非常传统,它陪伴了很多人的童年,这么多年还是最爱这五仁月饼。”

中秋节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密码,藏在每一枚月饼的甜香里,每一盏花灯的暖光中。

月饼,是中秋节最核心的物质载体和情感纽带。其形如圆月,馅料饱满,寄托着“团圆美满”的终极愿望。

对许昌人来说,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许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韩晓民在其著作《民间记忆》中描述了中原地区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中原地区的传统月饼称老式月饼,馅儿中有五仁、青红丝和冰糖,一个半斤重或一斤重,只在中秋节晚上才能吃上。家庭主妇会计算好全家有几口人,然后把月饼切成几块,每人分一块,象征家庭团圆美满。”

饼在古代是一类面食的总称,如面条叫汤饼、索饼,馒头叫蒸饼、炊饼,水饺叫煮饼,凉面叫溲饼等。古人祭祀需用面食,所以,中秋都会以饼祭月,比如,宋朝宫廷过中秋时就吃“宫饼”“小饼”“月团”。

为节令食品命名、赋形,以体现对团圆的追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常见的做法。月饼是中秋节的节令食品,其形取圆,其名有“团圆饼”的说法,无论是用来做祭月的供品,还是做馈赠亲朋的礼品,都包含团圆之意。明朝《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赠。”

从北方的五仁、枣泥到南方的莲蓉、蛋黄,从苏式的酥皮到广式的金边,不同风味的月饼,也绘制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美食地图,味道里藏着的是浓浓的乡愁。

3、赏月 穿越千年的月光传奇

中秋赏月的方式五花八门,但是登高望月、泛舟赏月等传统赏月方式已流传千年……

古代赏月胜地都有哪些?记者根据相关资料发现,许昌城西北方向有一条石梁河,有碑文记载,此桥乃石块铁铸一孔桥,凌空而架,河两岸为开阔地,桥下流水清幽。因夜深人静,皓月当空,观看水中明月,水天一色,被称为“石梁皓月”。

“石梁河畔夜迢迢,蓦见银蟾涌碧霄。水际连天浑一色,却疑身度彩虹桥。”许昌古十景之“石梁皓月”,也是当时最佳的赏月地点。

“小桥烟树晚苍苍,一片山光与水光,涧底有天涵桂魄,人间无物遁豪芒。清辉晃耀千林雪,寒气阴森五月霜,踏碎琼瑶浑不管,满身清露湿衣裳。”这是描述襄城县古代八景之一的高桥夜月的诗句。

从古人赏月的地点我们可以看出,赏月离不开桥和水这两个元素。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赏月虽然解锁了N种方式,但水仍是赏月的灵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许昌的“赏月地图”吧。

中秋节,大家可以到曹丞相府景区,不仅可赏一轮圆月,还能观看飞天洛神、关公火焰刀、七步成诗等精彩演出,带你梦回三国;可以站在西湖莲舫上抬头赏一轮明月,低头看月亮倒映水中的倩影;可以到曹魏古城中轴步行街购物、休闲;可以穿着汉服,漫步在古建筑之中感受中秋月色之美;还可以在中央公园、莲花湾游园、东湖游园、秋湖湿地公园、许都公园、北海公园赏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古人留下来的这份中秋诗意值得你我收藏,因为花好月圆所传递的是古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编辑:李灏   责编:肖涛

附件:

推荐阅读

数字报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