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09:38:21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毛迎
我要分享:
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在给老人包饺子。资料图片
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在准备爱心午餐。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近日印发通知,于10月10日至10月31日开展2025年全国“敬老月”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
金秋时节,许昌街头巷尾的银杏叶悄然镀上金边,这座浸润着三国文化底蕴的城市,正以满城暖意回应着“敬老爱老”的时代命题。从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欢声笑语到城市养老院的新潮互动,从志愿服务团队的贴心守护到智慧养老的精准服务,正是许昌养老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织就幸福养老保障网
10月11日,天气凉爽,襄城县湛北镇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院内,几位老人正坐在一起惬意地聊着天儿。“我们这里有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室、书画室,还成立了‘小灵通’读报组、‘棋’乐无穷棋牌娱乐组、‘我锻炼,我健康’康复组、‘梨园春’戏迷会等多个兴趣小组,日常活动可丰富了!”提起现在的生活,老人们满面笑容。
襄城县湛北镇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从一家养老院转变而来的,目前心理咨询室、社工室、康复训练室、书画室、棋牌娱乐室、手工课堂多功能室一应俱全。该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还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确保集中供养特困老人和社会入住老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照护服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并将其放在民生保障的重要位置。为破解农村老龄化加剧、传统敬老院服务单一及资源闲置等难题,许昌市今年又将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内容,深化农村养老服务改革,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为集协调指导、全日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服务转介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许昌市印发了《许昌市农村敬老院综合提升改造三年攻坚计划》《许昌市农村敬老院综合提升改造工作验收奖惩办法》等,坚持市级负责、县抓落实,实施农村敬老院综合提升改造攻坚计划,初步形成了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
谱写晚年生活新篇章
你心目中的养老院是什么样子的?
提起养老院,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朴素的外观和简单的配置。与之相匹配的,是棋牌室等司空见惯的娱乐设施。
许昌小伙儿樊金林用年轻人的创意为养老服务注入了新活力。河南金时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网红养老院院长、老年电竞战队项目发起人、快手公益特聘讲师……樊金林的“标签”有很多。他的团队采用“互联网+养老”的模式,赋能养老行业。
在樊金林的养老院里,电竞室、电影院、小酒馆等休闲场地一应俱全,打电竞、拍视频、做直播,老人们乐在其中。他们通过不断尝试新潮的事物与时代接轨,和年轻人同乐,实现快乐养老。
樊金林团队用镜头记录老人们上老年课堂、解数学题、玩游戏的日常,在社交平台收获上百万粉丝。老人们不仅学会了拍视频、用表情包,还迷上了“云顶之弈”等电竞游戏,甚至学会了“YYDS”等网络热词,与孙辈多了共同话题。这种“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养老状态,多次受到中央级媒体关注。
樊金林打造的“林烧”IP在自媒体养老赛道中处于头部位置,全网粉丝350万,年播放量10亿次,业务覆盖养老行业多个板块。学员全网粉丝数约1100万,占据养老赛道80%的流量。在经营养老院的同时,樊金林的团队还进行养老行业自媒体培训、打造养老商学院,开展人才培养、人才输出、养老服务咨询与项目指导等,达到养老服务闭环。
“不管是电竞还是其他项目,我们这些年轻的‘养老人’聚在一起,就是希望能捕捉到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们,为他们创造差异化、个性化的快乐……”樊金林说。在樊金林看来,老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照顾,更是平等对待,当“老”与“新”碰撞在一起,他们就能拥有更年轻的心态,感受到原来老年生活也可以这样有趣。
“人生,可以有很多种解法,老人们也可以玩得年轻多元、时尚大方,当老人们的需求被年轻的目光看见,我们就用真心、真情和青春,陪伴他们每一天……”樊金林说。在樊金林的养老院里,银发和青春的“双向奔赴”,谱写了一首动人的“青春赞歌”!
劲吹敬老爱老文明风
10月11日8时许,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陆续来到襄城县泰安路的青云社区食堂门前,开始为当天的志愿服务活动做准备。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搭戏台、支帐篷、摆桌椅,各自忙活起来。义诊、义剪、义演等队伍陆续准备就绪,临近中午12时,爱心午餐开始了,香喷喷的糊汤面、热腾腾的馒头……老人们围坐一起,互道家长里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宋红昌是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发起人、协会党支部书记。如果说硬件升级是养老服务的“骨架”,那么人文关怀就是“血肉”。在襄城县,宋红昌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用十余年坚守,为这句话写下温暖的注脚。
2014年,退伍军人宋红昌和友人一拍即合,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给环卫工人送早餐,在十字路口协助疏导交通,为敬老院老人包饺子……11年间,志愿服务队发展成了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志愿队伍从起初的15人,发展到目前的4900余人。该协会以“关爱老人,让生活更美好”为使命,以“弘扬雷棒精神、济贫救困扶弱”为理念,聚焦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环境保护、关注“一老一小”专业服务等领域的发展,创新爱心午餐大篷车、45分钟书法课堂等品牌公益项目。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河南省学习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宋红昌也当选“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爱心午餐大篷车被评为河南省2023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优秀项目一等奖。
在许昌,这样的志愿暖流无处不在。社区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打扫房间、代购物品;医护志愿者深入养老机构开展健康讲座、免费体检……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让许昌敬老、爱老氛围愈发浓厚。每逢传统节日,敬老、爱老活动遍地开花,饺子宴、戏曲表演、健康礼包送到老人们手中,让老年人在浓厚的关爱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在许昌的养老场景中交相辉映。从传统的棋牌书画到新潮的电竞直播,从节日庆典的集体联欢到日常的兴趣小组,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许昌老人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编辑:王 婵 杜鹏勃 校对:常 烨
责编:李 炎 终审:刘俊民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