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10:35:14 来源: 许昌晨报 作者: 毛迎
我要分享:

扒村古宅 本报记者 吕科 摄

游客游览扒村 本报记者 吕科 摄
编者按:古村落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活态史书,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它们怀揣着岁月的故事,承载着游子的乡愁,在时光流转中静静诉说着中华文明的密码。
为深入挖掘许昌古村落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定格绿水青山间的乡愁记忆,许昌日报社特推出《古村乡愁》融媒体系列报道,带读者走入那些散落于许昌大地的传统村落,触摸历史温度,感受文化脉动。
今日,我们首期聚焦国家级传统村落——禹州市浅井镇扒村,一同探寻这座“因瓷而兴、因水而灵”的古村落,如何在山水环抱中延续千年文脉。
古村名片
扒村位于禹州市浅井镇,2016年12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被河南省民政厅命名为“第一批千年古村落”。唐时烟火起,宋金瓷声扬,这片土地曾以“白如雪、黑如漆”的瓷色惊艳时光,瓷上水墨绘尽市井风情。
古巷里残瓷低语着兴衰,窑坊中薪火续写着重生,这个千年古村的文脉,在岁月中愈发绵长。
山水环抱:天地合一的古村画卷
10月21日,雨后初晴。秋日的扒村,裹着一层淡淡的晨雾,从群山的怀抱中缓缓苏醒。东望大隗山层峦叠嶂,西眺崆峒山云雾缭绕,北依大礴山如屏似障,南瞰棋盘山若隐若现——四座青山如温柔的臂膀,将扒村轻轻拥在怀中。一条扒村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成群的白鹅在河面悠然游弋,与山间的鸟鸣、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古村最动听的晨曲。
“这座老房子已经有100多年了,我在这里也住了几十年了……”80多岁的村民程爱芳正坐在暖阳下给孙辈做棉衣,提起自己住的老屋,老人脸上漾开了笑容。此时此刻,时间似乎慢了下来。
扒村人深谙“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智慧,将村落建在山水之间的平缓地带。
扒村河像一条碧绿的绸带,将村落串联起来,形成“山—水—村”相依相生的格局。这样的山水格局,不仅赋予了扒村独特的自然之美,更孕育了村民“顺应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生活哲学。
古村内部格局肌理清晰,布局严谨。巷道统一呈南北方向,相互平行,同时,在主要街巷之间又有东西次巷相通。古村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官署、驿站、宗祠、庙宇、钱庄、民居,民居建筑布局以四合院为主,清水砌墙,青石铺路,特色鲜明。
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巷道上,脚下的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发亮,缝隙间长出的青苔,是时光留下的痕迹。两侧的民居高低错落,没有刻意的雕梁画栋,却以其质朴的风貌,与山水环境融为一体。
瓷韵千年:从“东张镇”到“扒村窑”的辉煌
今日略显静谧的扒村,在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窑火彻夜不息的繁华市镇——东张镇。
“扒村古称‘东张镇’,因瓷而闻名。扒村瓷的故事,要从1000多年前讲起。唐代中后期,那时被称为东张镇的扒村就开始烧制瓷器。到了宋金时期,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到处冒烟的‘瓷都’。扒村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白地黑花’,就像在瓷器上作水墨画,以瓷坯为纸,用黑彩当墨,画出的纹样既有烟火气,又有艺术范儿。”提起扒村和瓷器的渊源,扒村瓷非遗传承人边继伟如数家珍。
据史料记载,唐宋开始,扒村就成为烧造瓷器和冶铁的重镇。
扒村古称“东张镇”,享有“瓷都”之盛名。扒村窑是磁州窑系的一个重要分支,以烧制白地黑花瓷为主,黄白釉、黑花、花瓷、青瓷等亦有,品类较多。扒村瓷釉色“红如朱,白如脂,黑如漆,绿如翠”,构图严谨,一般装饰多用花草、莲瓣、水藻、鱼、人物、鸟兽、荷花等图案。
扒村瓷器以富有乡土气息与民间色彩而著称,在宋代瓷器中别具一格。如今,在扒村东部仍能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扒村窑址。该窑址分布在扒村河两岸,文化层厚度在3.5米以上,分布面积达100.08万平方米。
扒村窑址是研究宋、金、元时期北方制瓷业的一处重要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经历沧桑岁月的扒村窑址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窑火通明、商贾云集”的盛况。时至今日,在边继伟、席军晓等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扒村瓷已经从昔日的民窑产品“窑变”为有“瓷上水墨”之称的艺术瑰宝!
文脉永续:乡愁里的故事与传承
行走在扒村古老的街巷里,“李三娘推磨盘”“李三娘取水井”等遗迹不时映入眼帘,向人们讲述着五代时期后汉高祖刘知远与李三娘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的发源地,正是扒村。
除了刘知远与李三娘的传说外,扒村文脉还藏在一座座古老的建筑中。村中的边家祠堂是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存完好。祠堂的大门上方,“边氏宗祠”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2016年,扒村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传统村落”;2017年、2018年,扒村先后获批中央和河南省财政补助资金480万元,用于边家祠堂等重要建筑的维修。
今日的扒村不仅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更是一卷承载着唐宋遗风、元明烟火、明清建筑的活态历史长卷,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向世人展示着其历久弥新的独特魅力。
编辑:李翊飒 杜鹏勃 校对:李 炎
责编:李建山 终审:黄双燕
附件:
许昌日报客户端(Android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客户端(iPhone版)
请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

许昌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地址:许昌市龙兴路报业大厦 邮编:461000 豫ICP备:0501057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豫B2-20180241 业务电话:0374-4399669 值班电话:0374-4399669 邮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