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大篷车为群众送餐、送服务。签约摄影师 杜超英 摄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送戏曲、送图书、送科技……许昌大地上活跃着众多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他们把一辆辆惠民大篷车开到群众家门口,让优质的文化、科技、医疗资源与老百姓“直接见面”,为广大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贴心服务,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7月26日10时许,襄城县十里铺镇东姚村人声鼎沸。义诊、义剪、针灸、缝补、心理咨询的摊位一字排开;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帮群众理发、体检、缝补衣服;送文艺小分队的志愿者在舞台上表演戏曲、诗词朗诵等节目,围观群众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这是我们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开展的爱心午餐大篷车公益活动,除了义诊、义剪、维修、缝补、洗衣等服务项目外,今天我们还会送出200份免费午餐。”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发起人、党支部书记宋红昌说。
搬运灶具、清洗食材、摆放桌凳、切菜帮厨……志愿者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准备午餐。11时许,天空突然下起小雨,由于志愿者早早搭起了帐篷,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并未受到影响。
临近中午,爱心午餐开始,今天有烩菜、馒头、面包、热茶、水果。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饭菜,听着欢快的戏曲,欢声笑语洋溢在小小的村庄里。
2014年3月,宋红昌发起成立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并成立党支部。党员示范带动,让这个爱心组织更具号召力和凝聚力。协会探索建立了“互联网+党建+公益”模式,逐步形成党建带动公益、公益汇聚爱心、爱心奉献社会的良好局面。
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成立之初,相继开展了邻里守望老人相聚乐、爱心午餐1+1、爱心早餐、志愿服务乡村行、美发义剪、爱心冰箱、衣暖情深爱心墙、45分钟书法课堂等11项服务。其中,“爱心午餐1+1”项目入围2019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
多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宋红昌感觉到老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顿餐食,衣服脏了谁来洗?头发长了谁去理?家电坏了找谁修?村里如何招募志愿者?如何筹措资金?如何针对本村“一老一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把爱心午餐和多项配套服务结合,2023年1月,一站式的爱心午餐大篷车开进了乡村。
爱心午餐大篷车是结合乡村留守老人新需求开展的流动型志愿服务项目,主要解决乡村留守、孤寡老人缺乏关注、常感孤独、相聚困难的问题。通过一顿丰盛的午餐和多项专业爱老服务,让乡村、社区老人共享优质社会资源,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同时,赋能村“两委”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乡村文明建设工作。
10年来,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开展公益活动1469期,走进247个村、社区,志愿者队伍从起初的15人,发展到目前的4900余人。累计参与志愿服务96570人次、时长22.36万小时、总受益189690人、累计供餐81950份……
襄城县关爱老人志愿者协会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河南省学习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宋红昌当选“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志愿者”“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如今,爱心午餐大篷车已走进75个村,被评为河南省2023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优秀项目一等奖。
相关链接
编辑:李炎 杜鹏勃 校对:李炎
责编:贾同岭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