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宜居度、获得感等多项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大美许昌引发市民、游客热烈共鸣——

“生活在许昌,满满幸福感!”

12月2日,市区灞陵河穿城而过,两岸高楼林立、树木五彩斑斓。如今,许昌生态环境优美,公园和绿地随处可见,尽显宜居宜业的美丽生态画卷。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日前,《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郑州发布。该《报告》是目前河南省社会治理方面最为系统和权威的研究报告之一。《报告》显示,我市宜居度综合得分居全省首位,获得感指数、城乡居民幸福感得分居全省第二位,数字政府建设、营商环境指数居全省前列。消息公布后,立刻在市民中引起热烈反响。

“我们许昌宜居度拿了全省第一,这个荣誉实至名归!”12月1日,在中央公园锻炼身体的杨俊红指着身旁的彩叶树说,“看看我们许昌的环境,即便是冬天仍然很美。漫步公园,各种绿化树形态各异,还有灵动的生态水系,我们在这里唱歌、跳舞,感觉非常好。”

运动爱好者刘丹对许昌优美的生态环境同样赞不绝口。“我喜欢运动。许昌环境优美,从小区出来不到15分钟,我就能找到健身休闲的游园或绿地。这为我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条件。”

对于许昌的宜居环境,外地游客也深有感触。“许昌人热情和善,胖东来的商品品质好,服务也好,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我打算得空了来许昌住一段时间。”从湖北自驾来许昌游玩的马珂说。

《报告》显示,许昌在文化活力指数得分方面排名第二。“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许昌更有性价比。”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外,许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许昌打卡。“可以逛曹魏古城感受三国文化,还可以到神垕古镇领略钧瓷魅力,购买创意十足的钧瓷摆件,不虚此行。”游客胡先生说。

烟火气是平凡生活里的柴米油盐,是街巷市井中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更是城市管理者在柔性执法中传递出的爱与温度。《报告》中,我市“烟火气”得分较高。“我年纪大了,在家闲着没事儿,自己种了些青菜来卖,没想到城管还帮忙找位置。”在市区文化路旁,72岁的李大娘坐在小马扎上,等待顾客前来选购蔬菜,“他们态度可好,心里感觉很温暖。”

这份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感染着每一个身处这座城市的人。来自河南驻马店的韩东阳目前是河南农大许昌校区的一名学生。“我喜欢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此过程中,我接触到了许昌许多志愿者和志愿团队,感受到许昌是一个温暖、文明的城市,为许昌点赞。”韩东阳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众所周知,我市民营经济发达,被誉为“河南的温州”,而这与我市多年来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报告》显示,我市营商环境指数得分排名全省第三。这是我市该项指数排名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五。对此,企业的感受最为深刻。“许昌营商环境确实不错!”许昌市茂哥食品厂负责人徐恩茂深有感触地说,“几个月前,我们公司的产品由于储存方式不当,导致部分产品被外省抽检判定为不合格。东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助我们查找原因、进行整改,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许昌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这坚定了我们扎根许昌沃土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

数字政府建设是实现高效公共服务、精准社会治理、科学政府决策的重要举措。《报告》指出,许昌数字政府建设指数位居全省前列。便捷高效的数字服务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现在办事确实方便多了,许多事项都能提前在手机上预约,到市民之家后直接‘刷脸取号’,省时又方便。”提及现在的政务服务,市民王红力说,“生活在许昌,幸福感满满!”


编辑:王辉  杜鹏勃     校对:樊迎喜

责编:贾同岭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