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银发力量”绽放时代光彩

名词解释:“银发力量”指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银发力量”“银发经济”等词语的广泛流行,进一步凸显了老年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荣誉:2024年,许昌市老干部城市管理督导团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马增杰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并受到表彰。

数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许昌市60岁及以上人口86.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9.70%;65岁及以上人口6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4.96%。

2024年12月30日,一个好消息从北京传来,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许昌市老干部城市管理督导团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成立于1997年的许昌市老干部城市管理督导团,成员常年保持在100人左右,平均年龄超70岁。28年来,他们不计报酬、不图名利,充分发挥“银发力量”,常年奔波在大街小巷,深入居民群众,积极参与解决事关城市管理和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加强城市管理、促进城市品位提升增添无尽温暖与力量,收获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认可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我们社区的文会警苑小区从脏乱差到环境优美整洁、配套设施齐全,与许昌市老干部城市管理督导团的督促指导分不开。”魏都区东大街道春秋社区党总支书记田欢欢说,“许昌市老干部城市管理督导团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每当在社区工作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们都会找他们出谋划策。”

“许多离退休干部从岗位上退下后,仍然坚持‘为民服务’的追求,充分发挥自身经验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许昌市老干部城市管理督导团总团长李新贵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与许昌市老干部城市管理督导团一样,在许昌,还活跃着一群默默奉献、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己任的可敬老人——

1990年,56岁的袁雪云组织成立“老妈妈拥军服务队”,定期到部队帮扶献爱心,后来,又将服务范围从拥军延伸到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各个方面。30多年来,袁雪云及“老妈妈拥军服务队”队员累计走进军营服务千余次,为驻地战士洗涮、缝补衣物3万余件,蹬坏3辆三轮车,帮助了许多困难群众;

今年88岁的蔡瑞云老人坚持20多年理发只收2元钱,遇到有困难的顾客还会主动减免费用。“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尽可能发挥余热,多为人民服务。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一直干下去。”蔡瑞云用行动践行初心,以坚守和热爱为群众提供便利;

2009年,退休后的马增杰开始参与义务调解工作。魏都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成立后,专门为他开设了“老马调解工作室”。15年来,马增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00余起,收到锦旗133面,撰写20余本40余万字的调解体会,骑行了5.4万多公里,蹬坏了3辆自行车;

74岁的退休民警魏向荣年轻时在大兴安岭为国效力,退休后自费购买保洁工具,开始义务打扫春秋码头附近的小游园,少的时候一天两遍,多的时候一天三四遍,十几年来从不间断。他说,为了城市的美好,能动一天,他就会一直干下去;

……

他们尽己所能、发挥余热,生动阐释奋斗不息、老有所为的银龄价值,展现出老骥伏枥、向上向善的精神面貌,以实际行动为我市文明画卷增光添彩,也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银发”风景线。

老年人是家庭的财富,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我市大力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推动全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从“补位”到“普惠”的转变,养老服务业整体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编辑 贾同岭 王辉 校对 张文正

责编 杨伟峰        终审  刘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