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半年在线观看人数超15万人次,点赞超3万次

梨园阁戏迷乐园带你沉醉于戏曲的海洋

梨园阁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聚集地。

舞台上的一招一式,尽显戏曲的独特魅力。


通过网络平台,观众远在千里之外也能欣赏精彩的戏曲演出。

许昌是个“戏窝子”。为给许昌的戏曲爱好者提供便利,许昌日报社联合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在市区梨园阁打造了梨园阁戏迷乐园活动,以方便广大戏曲爱好者现场看戏,或通过“许昌时刻”微信视频号、抖音号,以及“我的许昌”APP等途径,在线上观看同步直播。

自2024年7月31日以来,市区4个戏迷票友团队轮番登台,共奉献了13场精彩演出,参演人员100多人,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5万人次,点赞超过3万次。

百人参演

好戏连台绽华光

梨园阁坐落于市区文峰路与八一路交会处,自建成开放后,便迅速成为许昌传统戏曲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聚集地。近半年以来,由4个戏迷票友团队奉献的13场演出涵盖了豫剧、越调、曲剧、京剧等多个剧种,从传统剧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到现代戏曲《朝阳沟》,每一场都堪称经典。

舞台上,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凭借扎实的唱功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将一个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一招一式,尽显戏曲的独特魅力;一颦一笑,都传递出深厚的情感,带领观众沉醉于戏曲的海洋。

据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克介绍,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每场演出前演员们都要进行长时间的排练。“我们的演员大多是许昌本地的戏曲爱好者。他们虽然或退休或依然在工作,但为了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演出,都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投入紧张的排练。正是这份对戏曲的热爱,才让梨园阁的每一场演出都如此精彩。”王克说。

线上线下

共赏戏曲文化魅力

除了现场演出,许昌日报社还联合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积极拓展线上直播渠道,通过“许昌时刻”微信视频号、抖音号、西瓜视频,以及“我的许昌”APP、广电云等众多网络平台,将戏曲演出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据统计,自2024年7月31日至今,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5万人次,点赞超过3万次。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点赞,表达对戏曲的喜爱和对演员们的赞赏。

北京网友“一曲人生”说:“虽然身处千里之外,但通过观看直播,我仿佛置身于梨园阁现场,感受到了许昌戏曲的独特魅力。希望这样的直播能够继续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戏曲文化。”

在梨园阁现场,记者也曾随机采访过一些戏曲爱好者。资深戏迷张卫东老人告诉记者:“几乎每场演出我都会来,梨园阁就像是我们戏迷的家。在这里,我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的戏曲,而且能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次来到这里,我的心情都格外舒畅。”

市民李慧莲今年45岁。她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我对戏曲了解不多,但自从带孩子来梨园阁观看一场演出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现在,我们全家都成了戏曲爱好者,经常一起来观看演出。”

文化传承

戏曲发展再添动力

梨园阁戏迷乐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而且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戏曲,并参与到戏曲的学习和表演中来。

2024年8月的一场演出,就有不少年轻人到现场观看。他们纷纷表示,对戏曲这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的父母多次参与梨园阁戏迷乐园的表演活动,父亲负责板胡独奏和现场伴奏,母亲表演豫剧!”在当时的演出现场,一对姐弟尤为引人注意,姐姐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张明阳和母亲尹立霞都是戏曲爱好者,给她和弟弟树立了榜样。她比较擅长钢琴演奏,而她8岁的弟弟正在努力学习板鼓。

王克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戏曲、喜爱戏曲,从而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加大对戏曲文化的支持力度,为戏曲爱好者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希望组织更多演艺团队登台表演,为广大戏曲爱好者献上更多的精彩演出。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将在许昌这片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精神滋养和文化享受。”




编辑 赵欣张鹏        校对 王婵

责编 李炎          终审  刘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