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
感谢有你 温暖相伴
“我们把破纸箱、旧报纸收集起来,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制作一件小礼物。”1月19日下午,在长葛市石象镇丁锁村“留守儿童之家”,义务支教老师梁丹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梁丹是一名青春靓丽、能跳能唱的全能幼教老师。自2017年起,梁丹便在丁锁村“留守儿童之家”义务支教,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免费的课外辅导和心理慰藉。
多年来,每次周末梁丹都会准时和孩子们见面,为他们精心设置手工、音乐、美术等课程。梁丹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央广网、中新网、映象网、大河报等中央、省级媒体报道。
这位被孩子们称为“娘”的幼教老师,在过去的一年与“我的许昌”客户端结下了不解之缘。
“非常感谢‘我的许昌’客户端,它让我更方便地获取到信息和帮助,也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力量。”梁丹感慨地说,在“我的许昌”客户端上,她能了解最新的教育资讯、儿童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各类公益活动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让她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也为她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资源。
“‘我的许昌’客户端上线一周年,感谢一年来的温暖相伴,祝福‘我的许昌’客户端能够越来越好,为更多的人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梁丹说。
(许昌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江峰)
刘英
祝愿未来 越来越好
“‘我的许昌’客户端一上线,我就下载、注册、申请成为志愿者。”提起“我的许昌”客户端,1月20日,“中国好人”“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刘英说。
刘英的母亲一生为别人送温暖、献爱心,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刘英和丈夫用温情化解婆婆家四代人的隔膜,一家人关系和谐、生活温馨。
“全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以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刘英说,尊老爱幼、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刘英退休后加入许昌“老妈妈”拥军志愿服务队,每月的23号开展拥军志愿服务项目,到驻许部队为战士们缝洗衣服。
平时,“老妈妈”经常为战士们烙油馍、做菜馍。逢年过节,她们还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吃汤圆,缓解战士们的思乡之情…… 在刘英眼中,“我的许昌”客户端犹如一个大家庭,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相聚在云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祝‘我的许昌’客户端越办越好,也希望我们的志愿活动越搞越好!”刘英希望,“我的许昌”客户端内容更丰富,服务性更强,未来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张铮)
朱文博
创新服务 收获用户
“大哥,前几天你不是说想给嫂子找工作,你下载‘我的许昌’客户端,上面有求职招聘信息。”1月19日,魏都区城管局城管执法大队文博中队中队长朱文博一边在辖区内巡逻,一边主动回应商户需求。
“这里80%的摊主认识我,每个摊位背后都是一个生计家庭,必须服务好。”这是“网红”城管队长朱文博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的行动指南。
朱文博所管辖的区域集中在春秋广场、曹魏古城周边,人流量大,商贩多,管理难度大。为更好地服务商户,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朱文博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为商贩开展“定制”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我的许昌’客户端给我帮了不少忙。”朱文博说,不少商户会有政务服务需求,但他不知道如何办理,就登录‘我的许昌’客户端查找办理流程。
“我的许昌”客户端的办事大厅为大家提供了方便。尤其是一些外地商户不了解许昌的情况,朱文博就推荐他们看“我的许昌”客户端的云直播。
“对于城管队员来说,换位思考可以收获商户的信任。‘我的许昌’客户端在服务上不断创新,同样可以收获用户的信任。”朱文博说,希望“我的许昌”客户端越办越好,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本报记者 张铮)
编辑:李炎 杜鹏勃 校对:赵欣
责编:王婵 终审:杨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