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微心愿 共筑爱心桥
本报讯 (记者 付家宝 通讯员 尚琪)“我的微心愿是一个充电宝。”“我想要一套课外书籍,丰富我的寒假假期生活。”“我想要一个暖手宝……”春节临近,为进一步传递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争创“五星”支部,1月20日,魏都区南关街道育才社区联合魏都区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点亮微心愿共筑爱心桥”主题活动。
活动中,魏都区委组织部的党员志愿者们分别认领了育才社区辖区家庭困难学生和宁波橙诺美团有限公司部分困难职工的微心愿,帮助他们圆梦,并送上新年的祝福。大家看着自己的微心愿变成现实,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拿着暖心礼物更是爱不释手。党员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以后会更加积极参与此类活动,为困难群体出一分力、尽一分心。
“今天我得到了一个崭新的暖手宝,冬天我送外卖时手就不冷啦。新的一年,我会继续努力工作,回馈社会,把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在实现自己的微心愿后,居民王晓鹏感动地说。
据了解,活动前期,育才社区工作人员重点走访生活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实际需求,收集到10个微心愿,包含运动鞋、文具套装、笔记本、充电宝等物品。此外,春节前夕,育才社区针对“一老一小”的需求,整合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为居民提供物质、精神等方面的帮扶。
一套图书、一双鞋……一个个在许多人眼里微小的心愿,都蕴含着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渴望,点亮微心愿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更是情感的传递与心灵的慰藉。“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强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认识、信任与认同。这项活动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10年,我们还将积极整合资源,发动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实现他们的微心愿,让每名困难群众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育才社区党总支书记李艳娜说。
花样过春节 科技馆里欢乐多
本报讯 (记者 李新 通讯员 唐盼盼)“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伴着童谣,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大红灯笼高高挂,许昌市科技馆春节“气氛组”悄然上线。当春节的喜庆红与科技的未来蓝交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场融合传统文化魅力与前沿科技力量的盛宴,正等待着您和家人一同开启。
“为喜迎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许昌市科技馆积极行动,充分发挥科普示范窗口作用,精心设计筹备以‘蛇舞新春·非遗传承’科学奇妙游为主题的春节假期系列活动,为市民群众带来一场科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节日深度结合的文化盛宴。”1月22日,市科技馆策划宣传部部长谢倩倩说。
活动将于春节前的1月25日至26日(农历腊月二十六至二十七),以及春节后的2月2日至4日(农历正月初五至初七)举行,活动共有八大主题,涵盖了科学、传统文化、非遗技艺等多个领域,包含“巳巳如意‘刮’出好运”“‘DOU’来‘拍一拍’→你眼中的许科”“科学市集”“科学实验秀——诗词中的科学”“传承非遗·走进剪纸”“科普剧——青梅煮酒论光影”“传承非遗·DIY 走马灯”“诵读经典润泽童心”等精彩的活动内容,旨在通过科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展现春节的独特魅力。
活动亮点纷呈,蛇年开馆的第一天(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上午,科技馆精心准备了“巳巳如意‘刮’出好运”刮刮乐活动,为入馆观众送上科技馆的诚挚祝福,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和逛“科学市集”集“科技五福”抽红包活动,以及“‘DOU’来‘拍一拍’→你眼中的许科”记录下大家眼中的科技馆,分享独特的节日体验,赢取精美礼品活动。让市民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感受春节的欢乐。
许昌市科技馆此次精心策划的“蛇舞新春·非遗传承”科学奇妙游活动,为市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科学、感受传统文化的平台,也让这个春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乐趣。让我们一同走进许昌市科技馆,共同体验这场科技与文化的双重盛宴吧!
享文旅大餐 过欢喜大年
本报讯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杨广文)“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近日,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节奏,3名女孩儿在建安区北海公园、建安阁等标志性地点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以舞蹈快闪形式拉开了建安区新春文旅活动的序幕。
“春节期间,建安区将围绕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体验展示、文化娱乐活动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策划推出多个场次的主题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欢度新春佳节的同时,畅享文旅活动带来的乐趣。”建安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线上活动以建安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为主阵地,从1月17日开始,连续开展5场次,活动以问答、竞答、小游戏等方式进行,让群众在趣味游戏中了解春节习俗和中华传统文化。
线下活动主要有灵井镇霍庄村的民俗文化表演、苏桥镇杜寨村“杜寨书会”、艾庄铜器舞非遗展演闹新春、建安区图书馆4D/VR互动主题阅读活动、手工漆扇制作体验以及非遗馆里送春联等活动,让群众在“双节”尽享文化大餐。其中,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艾庄铜器舞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演出一般不少于50人,最多上百人,其乐器主要为铙、钹、挑子锣、鞭鼓、弓子锣等,场面宏大热闹,营造出的氛围欢乐、喜庆。杜寨书会是中国民间曲艺盛会,也是建安区春节文旅活动的“保留节目”。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全国数百名曲艺艺人负鼓携琴会聚于建安区苏桥镇杜寨村,以天作幕,以地为台,以曲会友,亮书、卖书。河南坠子、道情、大鼓、琴书等多种曲艺曲种和百部传统及现代曲目在这里集中展现。
值得一提的是,建安区还积极将非遗文化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在建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销馆里推出多种非遗产品,让游客在观赏游玩中购买到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非遗商品,进一步推广文旅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为进一步丰富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从1月20日到2月12日,建安区文明实践中心也推出了一批形式多样、年味儿十足的活动,如“建安华章筑梦起航”联欢会、贺岁电影连连看等。同时,在春节假期,喜欢戏曲的市民还可到建安区文明实践中心欣赏梨园名家刘林兴戏曲专场、戏剧名家丁慧丽演唱会等,过足戏瘾。
一锤定音“响千年”
本报讯 (记者 武芳)“欧阳经理,我们下的订单,1月17日能否发过来?我们这儿文化大集等着排练用呢!”
“放心吧,我们现在就发货,明天能到!”1月15日,记者在襄城县麦岭镇欧营村海鸥乐器厂了解到,临近春节,订单激增,30名工人正加班加点地赶工,争取早点将铜器送到客户手中。中午12时,工人们简单用餐后,直接开工,烧制铜坯、敲打、成型、抛光、调音、定型、包装……各个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欧阳廷如是襄城县麦岭镇欧营铜器的第五代传承人,据他介绍,欧营铜器制作技艺始于北宋,兴于明清,广泛用于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及宗教仪式、节庆节日等场合。
“铜锣定音技术性最强,通过敲击锣片,凭听力找出内部松紧不一致处,小锤敲打修整,反复听、反复打,最终确定音色、音调。特别是最后一锤,要有深厚的功底,用力恰当,才能定音准确,有‘千锤打锣,一锤定音’之说。”欧阳廷如说。
2021年7月,欧营铜器制作技艺荣耀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这项古老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国内市场,欧营铜器是戏剧舞台、曲艺表演和音乐演出的必备之选;而在海外,它们更是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年出口额持续增长,铜器响彻世界。
就在上周,海鸥乐器厂刚做完一单海外贸易,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客商在亚马逊外贸平台下单,指定采购一套襄城县麦岭镇欧营村生产的海鸥牌乐器。
“马上快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我们这儿的华人也要敲响家乡乐器,听听家乡音,海鸥牌乐器很受欢迎!”海鸥乐器海外订单运营服务经理张洁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在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都开设了店铺,更多人能便捷地接触到我们的产品,年产量已达80吨。客商分别来自义乌、重庆、云南等地。”欧阳廷如说,今年公司已完成1500余万元的年度产值目标,现在接的产品订单,农历正月初六开工生产,继续往外发货。
欧营村现有匠人超过500名,售出的铜器年产量高达200吨。如今,欧营铜器声蜚海外,成为襄城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无论是专业院团还是民间班社,都对欧营铜器赞不绝口。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欧营村匠人对技艺的坚守和传承。
乡音贺岁迎新春
本报讯 (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康晓灿 田晓业)“走,上广场看节目去!”
“别慌,广场摆的有凳子,都有地方坐。”
“快点走吧,你听听这锣鼓声,估计都快开始啦……”
1月21日一早,禹州市浅井镇马沟村村民李巧妮、张占芳你一言我一语,急急忙忙向村文化广场赶去。
上午10时,伴随着一曲《2025好运来来来》的舞蹈,拉开了马沟村迎新春文艺演出的序幕。
舞台上,村民们自编自导的节目轮番上演,演员们精彩的演绎、绚丽多彩的服饰,让上自耄耋老人、下至幼稚孩童都看得聚精会神,台下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节目涵盖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等,无不展现出当地村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表达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村民郭彩娟演唱的戏曲《孝敬父母》,岳爱月表演的戏曲小品《王华买爹》,许小里、党俊焕带来的小品《傻妞》,以及中国戏曲学院在校大学生李昱言演唱的戏曲《徐策跑城》等15个精彩节目逐一呈现。特别是小品《傻子拜年》,那幽默搞笑的丑角表演逗得台下观众捧腹大笑,慎秀锋把“傻子”的单纯和善良,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演绎得深入人心。
“这是俺村第四次举办文艺演出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请的是专业演员呢!”村民王海臣自豪地说,这两年每到节假日,村里都会组织一场文艺活动,谁有啥特长都可以报名参加,现在村里文艺爱好者越来越多,有活动根本不用请外援。
“这几年,咱村响应政府号召,乡亲们一起种植中药材,做起劳保手套加工,发展乡村文旅和特色养殖,大家伙儿的腰包越来越鼓。物质上富裕了,咱还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咱马沟村正在经历一场‘既美又富’的乡村蝶变……”文艺演出结束后,马沟村党支部书记党建稳的一番话引起了在场群众的共鸣。
“春节前,我们还将相继开展送春联送祝福、迎新春文艺演出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组织群众说心里话、唱身边事、颂家乡美、赞新生活,不断赋予乡村更多的文化内涵,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加有力的文化动能。”禹州市副市长、浅井镇党委书记刘海洋说。
年货节里年味儿浓
本报讯 (记者 王金伟)乘兴而来办年货,满载而归迎新年。1月19日,2025长葛市第二届“华昱之春”年货节开幕,琳琅满目的年货摆满了一个个摊位,从新鲜的瓜果蔬菜到传统的年货,从精美的春联剪纸到喜庆的灯笼摆件,应有尽有。讨价还价的声音、欢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品牌效应释放市场吸引力,随着长葛“华昱之春”年货节品牌的不断成熟,这里的年货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本届年货节为期8天,为把年货节办成精美食品的一站式购物打卡地、家乡味道的汇聚地、留住乡愁的情感地,在长葛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华昱控股不仅携旗下众品、东方伊厨等明星品牌悉数登场,而且还变“独唱”为“合唱”,主动邀请周边牛羊肉、禽肉、水产、对联民俗、蔬菜水果等众多家乡品牌产品和农产品携手参与,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促销,为长葛及周边百姓共同打造了一场丰富的节日盛宴。
此外,新鲜的果蔬、丰富的零食等摊位应有尽有,满足了居民们多元化的采购需求。居民们兴高采烈地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精心挑选着心仪的年货。“以前老百姓买年货要四处走、到处逛,有了这个集中的年货节,方便多了。特别是各类年货全方位满足居民的购物需求,确保消费者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惊喜,真正将年货节打造成一场全民参与的购物盛宴。”华昱控股市场部部长杨明明说,除了质优价实的年货外,年货节还为大家准备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网红打卡等活动,欢迎市民到年货节看一看、逛一逛,感受人间烟火,体验浓浓年味儿,在赏民俗、做美食、备年货的多彩活动中,喜气洋洋,共迎新春。
河南华昱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食品产业领域的投资控股公司,由食品产品业态、供应链服务业态、农批业态和投资业务板块组成,包括众品、东方伊厨、华源供应链、华源国际农批等品牌。近年来,华昱控股践行新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双轮驱动,以数智化赋能传统产业,构建现代生鲜食品产业体系,实现了可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李咏梅 杜鹏勃 校对:艾文
责编:杨仪 终审:杨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