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万丰路集市选购蔬菜 本报记者 王永涛 摄
热热闹闹“赶大集”,红红火火迎新春。随着春节的临近,“赶大集”、办年货也成了家家户户的重头戏。
1月23日一大早,市区万丰路上蔬菜、干果、年画等摊位整齐地摆放在道牙上,前来“赶大集”的市民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精心挑选着心仪的年货,“烟火气”十足。
“过年孩子们都回来,得提前买菜、买肉。”“一趟能买全,就是拿不住!”交流中,记者看到万丰路本不宽阔的马路上,人流如潮,人们手中提着大兜小兜购置的年货,脸上洋溢着对新年的期盼。
“万丰路上啥都有,出来一趟就能买齐。”正在采购年货的马大娘告诉记者,她有4个孩子,一过年家里特别热闹,每年都会提前采买年货。
万丰路上超高的人气,也让摊主们脸上洋溢着喜悦。他们忙碌地称重、打包、收银,叫卖声、议价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天生意特别好,蒜苗是春节餐桌上离不了的‘硬菜’,今天拉了2000多公斤,你看还不到10时,就剩200多公斤了。”商户董鹏飞提起销售“战绩”,一脸兴奋。
隔壁摊位,蔬菜所剩无几。面对不时询问的市民,摊主张志强让大家明天再来。“这两天生意特好,每天市场上人都特别多。”张志强说,他早上5时许就出摊了。
一路走来,这条长约1000米的道路上,满满当当“挤”了300多个摊位,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水果、春联等让人目不暇接,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赶集,感受这浓浓的“人间烟火气”。
“赶大集”作为传统习俗,承载着市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一进农历腊月,“大集”自动升格为“年集”,年味儿真正具象化。
“今天营业额比以前高了一倍。”“今天光草鱼就卖了100多条。”“生意好,我们干着也起劲儿。”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腊月的寒风抵挡不住人们迎接新春的热情,市场上供销两旺的繁荣景象,透露出浓浓的年味儿。
“我是临颍人,家里有十几亩地,听说这里人多热闹,一大早跑30多里地来这里卖菜,没想到生意确实好,拉的350多公斤蔬菜基本销售一空。”63岁的商户王青枝乐呵呵地说道。
市场上祥和喜庆的背后,也离不开有序的管理。市场上,城管队员穿梭其中,或是与商户亲切攀谈,或是疏导交通……
“万丰路是个老市场,商品齐全,人流量比较大。”魏都区城管局城管执法大队八中队副中队长袁孔告诉记者,他们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也为辖区的市场“打cal”。
许昌除了万丰路外,还有文化路、白庙后街……一场场大集,“赶”出了记忆中的乡音年味儿,也蕴含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许。这种热闹与繁华,不正是人们对生活热爱的最好诠释?
编辑:毛志刚 刘靖雯 校对:艾文
责编:王辉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