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汉服的游客在曹魏古城拍照。
灯火璀璨的曹魏不夜城。
美食街上人潮涌动。
兴业路口的夜市摊位“一座难求”。
春秋广场的特色小吃“火焰牛排”很受食客欢迎。
当夏夜清风拂过护城河,许昌的“夜经济”便在霓虹与烟火中苏醒。作为城市经济的“微血管”,这里的夜市既是消费活力的释放口,也是市井生活的“情绪阀”。
东城区兴业路的小吃摊排列整齐,烤肉的焦香与果茶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城管队员穿梭其间,帮商户挪煤气罐、摆垃圾桶,用“胖东来式服务”让每个摊位在便民疏导点规范经营。魏都区则以22个网格、142名网格员织密服务网,让新兴路、劳动路等路段的外摆餐桌成为城市夜景的温馨注脚。
曹魏古城是夜经济的文化地标。南城门裸眼3D 灯光秀重现“火烧赤壁”,曹魏不夜城的《盛世许都》古风雅集与大型实景剧《曹操》,用声光电演绎三国烽火,500余万人次曾在此感受“一步一景”。
护城河5.3公里夜航线上,游船划过“接天莲叶”,两岸亭台与光影秀勾勒出“人在画中游”的诗意。
如今的许昌,已形成“1+8+N”夜经济体系:曹魏古城核心区串联云鼎、金汇等“网红打卡地”,63个夜市、970余家外摆门店让“烟火气”与“洁净美”共生。
从春秋楼《春秋忆梦》的忠义光影,到曹丞相府《魏武挥鞭》的沉浸式演艺,这座城市正用三国文化的底蕴与创新业态的活力,让“越夜越精彩”成为可触摸的生活图景,见证着夜经济为古城注入的时代生命力。
编辑:王婵 刘靖雯 校对:赵欣
责编:李炎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