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市区三八路便民修配点内,修鞋师傅正在收拾修鞋工具。
“张师傅,换个鞋跟儿垫子吧!”11月22日上午,市区三八路便民修配点内,市民尚艳敏快步走到张新安的摊位前,将鞋子递给张师傅,“你看,磨平了。”
正在忙碌的张新安停下手中的活儿,笑嘻嘻地打趣道:“还不换双鞋?”“鞋子还好好的,修修还能穿。”两人交谈自如,一看就很熟悉。
“我经常来这儿修鞋,是老顾客了。张师傅不仅手艺好,而且价格公道。”尚艳敏说,她家就在附近,这个便民修配点有修鞋、修拉链、配钥匙的师傅,平常来这里修修补补可方便了。
正如尚艳敏所说,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修鞋、修拉链这样的小修小补,依然是市民们“接地气”的生活需求。
“我的腿有残疾。我干修鞋匠30多年了,修好的鞋有多少双,我自己都不记得了。”张新安说,“以前没有固定摊位,在街头摆摊总感觉‘名不正、言不顺’,现在魏都城管提供了这块专属地,心里可踏实了。”
裁剪垫子、给鞋底上胶、打钉,张新安很快就把鞋修补好,转身递给一旁等待的尚艳敏。
“可得劲儿!这个修配点真不错,把方便群众的小事落到了实处。”尚艳敏试穿着鞋子,然后付了5元钱后满意离开。
一台老式手摇走线机,针头线脑,剪刀推子……这个几平方米的摊位,让张新安每天有活儿干、有钱挣,这或许就是他眼中的安宁与幸福吧!
在这个便民修配点内,10余个摊位整齐排开。修拉链、配钥匙……大家都在忙碌着,凭着一身技艺谋得温饱。
“最近两年,魏都城管对这里又整体提升了,你看有招牌、有遮阳棚,那边的小亭子还能接热水、充电,最关键是有顾客。”62岁的刘国亮提起这个便民修配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忙碌间,魏都区城管局城管执法大队六中队副中队长周一和队员又巡逻到了这里,他们和商户打招呼、问需求,就像一家人一样熟络。
让传统匠人有了“新活计”,居民在“老地方”解决了“小问题”,这就是魏都区城管局设置便民修配点的初衷。如今,这样的便民修配点有34个,遍布在辖区的各个角落,为广大市民日常修补提供方便。
此刻,阳光正盛,“便民修配点”的牌子更红了,也映红了这些手艺人的脸庞……
编辑:刘 磊 杜鹏勃 校对:张 良
责编:毛志刚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