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年开新局,跑好“第一棒”。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我市同步举行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集中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重大项目。
在本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中,我市“签约一批”项目28个,总投资107.02亿元;“开工一批”暨一季度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30个,总投资461.5亿元;新转化“投产一批”项目40个,总投资124.71亿元。
其中,130个“开工一批”项目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农林水利、交通能源、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分行业看,先进制造业项目91个,总投资329.3亿元,分别占全部项目的71.4%、72.1%;现代服务业项目18个,总投资59.5亿元,分别占全部项目的12.9%、12.8%;社会事业项目2个,总投资6.5亿元;农林水利项目6个,总投资16.6亿元;交通能源项目8个,总投资38.1亿元;新型城镇化项目5个,总投资11.5亿元。
分区域看,禹州市项目25个,总投资75.4亿元;长葛市项目21个,总投资102.3亿元;鄢陵县项目13个,总投资37.4亿元;襄城县项目14个,总投资30.6亿元;魏都区项目11个,总投资25.5亿元;建安区项目21个,总投资74.7亿元;许昌高新区项目10个,总投资50.5亿元;经开区项目8个,总投资34.9亿元;东城区项目5个,总投资23.5亿元;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项目1个,总投资1.3亿元;供电公司项目1个,总投资5.5亿元。
在新年的晨曦中,项目建设如潮涌动,承载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更映照出新年新气象、新作为的壮志豪情。
禹州市:2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75.4亿元
本报讯 (记者 胡晨 通讯员 康晓灿)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暨河南皓之瑞环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高档幕墙铝单板项目开工仪式在禹州市举行。
据了解,此次禹州市共集中开工2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7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3亿元。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及顺利实施,将成为禹州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和保障,持续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总投资3亿元的河南皓之瑞环保通风设备有限公司高档幕墙铝单板项目,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计划建设年产180万平方米高级幕墙铝单板、30万平方米铝蜂窝板、5万平方米仿古建筑造型板生产线,主要生产单板、双曲板、烤瓷板、保温复合板、木纹转印铝单板、蜂窝板、铝天花、室内装饰铝单板等产品。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省内重要的铝单板生产基地,不仅能够填补全省烤瓷铝单板生产能力的空白,还将进一步推动禹州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下一步,禹州市各级各部门将紧紧扭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以“只争朝夕、大干快上”的拼抢劲头,积极推动重点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素保障部门将坚持一线办公、一线协调、一线督促,主动对接服务、合力解决难题,高效率审批项目、高水平服务项目、高强度推进项目,以“项目建设开门红”带动“经济发展开门红”。施工单位将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先,争分夺秒抢工期、全力以赴赶进度,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全市上下将以此次开工活动为契机,坚定信心、铆足干劲,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长葛市:2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102.3亿元
本报讯 (记者 王金伟 通讯员 刘蒙蒙)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暨河南富春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思我特年产2万吨动物奶粉项目开工仪式在长葛市举行。
此次长葛市集中开工2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102.3亿元,全部是先进制造业项目。其中,河南富春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思我特年产2万吨动物奶粉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占地63.64亩,主要建设3栋厂房、行政办公楼、检测楼、研发中心楼及其他附属物。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兽用奶粉”生产基地,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自主掌控,预计实现年产值6亿元,带动就业150余人。
过去一年,长葛市认真贯彻落实许昌市委、市政府“集中精力抓项目”部署要求,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强化服务保障,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实施1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6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4%,保持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以较高速度增长。2025年,长葛市将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农林水利、城市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实施重大项目100个,总投资65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81亿元。这些项目建成投用后,将为长葛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下一步,各职能部门要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精心组织、加快推进,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夺取‘全年红’蓄势赋能。”长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丽在开工仪式致辞中表示。
鄢陵县:13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37.4亿元
本报讯 (记者 付家宝 通讯员 王雯佳)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暨许昌美怡科技高端日化生产项目开工仪式在鄢陵县举行。
本次鄢陵县共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37.4亿元。其中,许昌美怡科技高端日化生产项目由厦门美滋颜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35亩,计划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生产车间、研发中心、仓储中心、办公楼及其附属配套设施,主要生产家庭清洁用品和化妆品等产品。该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年纳税2600万元,就业带动300人。
近年来,鄢陵县委、县政府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充分发挥县级领导牵头的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专班作用,拓展与央企、国企对接合作,落地了一批优质企业项目,“盘活低效资源、化解存量债务、降低风险隐患、壮大产业规模”县域经济特色发展路子走得更稳更实。
新年新气象,鄢陵县将着眼长远谋项目,聚焦县域“三大主导”“七大特色”产业体系,在构建上下游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上持续发力,谋划储备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的优质项目;真抓实干建项目,用好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专班、县级领导分包推进机制,加强协调配合,抢抓一季度项目建设黄金时间,使项目建设真正成为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创优环境引项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助力企业、留住人才,实现项目落地、产业提质、经济发展,不断谱写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襄城县:14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30.6亿元
本报讯 (记者 武芳 通讯员 侯楠楠)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暨平煤隆基BC电池技改项目开工仪式在襄城县举行。
在当天的活动中,襄城县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30.6亿元,多数为先进制造业项目。此次开工的平煤隆基BC电池技改项目,总投资12.3亿元,对原有的7条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新增动力系统等辅助设备,设计年产能4.72GW。该项目建成后,可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进一步巩固平煤隆基在全国太阳能电池片领域的核心领先地位,为襄城县打造全省光伏新能源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形成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蓄势赋能、增添动力。
近年来,襄城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扭住项目建设不放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力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回升向好。2024年,襄城县128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5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增速居全市第一位,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提供了坚实支撑。
下一步,襄城县将抢政策机遇、抓项目谋划、赶时间进度,早准备、早安排、早行动,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确保起好步、实现“开门红”;增强服务意识、抓好要素保障,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高效服务;在坚持质量和安全第一的前提下,上足人员力量,提高施工效率,全力加快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继续围绕国家政策导向,聚焦龙头企业、优势产业和平台园区,科学精准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魏都区:1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25.5亿元
本报讯 (记者 付家宝 通讯员 丁姜岚)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暨许昌巴荔酿酒年产10万吨精酿啤酒生产线项目开工仪式在魏都区举行。
当天,魏都区共集中开工1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25.5亿元。其中,许昌巴荔酿酒年产10万吨精酿啤酒生产线项目是魏都区盘活低效闲置资源的又一力作。该项目由许昌巴荔精酿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依托原河南合晟纸箱包装公司闲置厂房而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产能最大的精酿啤酒厂,与周边原谷原麦、晟隆实业、福贤记、亿农兴等项目共同打造形成现代食品产业集群,有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全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特别是魏都区加大盘活低效闲置资源力度,叫停低产能项目,“腾笼引凤”落地了矽美特石英材料等一批以民营企业投资为主体的高质量项目。
2024年,魏都区委、区政府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支撑,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35个,签约开工率、开工投产率、投产达效率均居全市前列;37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12.8亿元,占年度目标投资的121.2%,超额完成任务,呈现存量项目建设较快、增量项目质量和效益全面向好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魏都区将优化服务保障,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精准高效配置资源要素,推动签约项目尽早开工、开工项目尽早投产、投产项目尽早达效,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拼搏姿态,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全市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作出更多魏都贡献。
建安区:2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74.7亿元
本报讯 (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张少华)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暨河南红东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绿色环保型草甘膦制剂项目开工仪式在建安区举行。
当天,建安区共集中开工21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总投资74.7亿元,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农林水利、交通能源等领域。其中,河南红东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绿色环保型草甘膦制剂项目,占地60亩,计划投资5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对优化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也将成为建安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重大项目是带动全局、拉动增长的动力源,是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2024年,建安区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共安排重大项目120个,累计完成投资246.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3.8%,有效发挥了重大项目的牵引拉动作用,为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建安区将以此次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继续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实施年度投资计划,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认真落实领导分包、专班推进等机制,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所有难题,力促项目早建成、早投用、早达产,为实现今年“开门红”“全年红”提供更坚实的项目支撑。
许昌高新区:1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50.5亿元
本报讯 (记者 王金伟)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暨许昌市泽海智慧配网产业项目开工仪式在许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许昌高新区)举行。
此次许昌高新区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总投资50.5亿元。据悉,许昌市泽海智慧配网产业项目占地面积78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5.28万平方米,建设工期为2025年1月至2026年12月。主要建设2栋办公楼及研发中心、1栋单层标准化钢构生产厂房、1栋双层标准化钢构生产厂房,计划安装标准化箱式变电站生产线、标准化中低压盘柜生产线、数字化壳体精研生产线等生产设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建成智能配电箱、断电器等电气装备生产基地。
下一步,许昌高新区将以这次集中开工为动力,持续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专班推进。对这次集中开工的10个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一台账”机制,全面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全力抢抓进度。项目单位要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倒排工期、精心组织,迅速掀起施工高潮,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严把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要坚持“高效、优质、安全”的施工理念,规范现场施工管理,打造品牌工程。优化服务保障。各部门要树牢服务理念,一如既往地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经开区:8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34.9亿元
本报讯 (记者 李新 通讯员 陈霄)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暨长青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在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举行。
本次经开区共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总投资34.9亿元。其中,长青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总占地214.7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研发综合服务楼、标准化生产车间及基础配套设施。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5000万元,预计带动就业500人。
2024年,经开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31个,22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20%,一大批示范性、引领性项目如期建成、投产达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重要支撑。全区上下要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干字当头、奋发有为,以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经济发展蓄势赋能,确保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韩超说,下一步,经开区将细研政策抓谋划,精准谋划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力度大、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延链补链抓招引,优化招商布局,找准主攻方向,主动出击;大干快上抓建设,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深入实施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全力打造产业集群,把产业做精做大做强,努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开区实践新局面。
东城区: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23.5亿元
本报讯 (记者 王金伟 通讯员 臧佩)1月5日,全省第十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暨东城区汽车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开工仪式在东城区举行。
东城区此次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23.5亿元。其中,东城区汽车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主要将对园区道路、管网、绿化和亮化进行全面完善和提升,吸引金融、保险等行业企业入驻;同时,引进社会资本,加快汽车主题公园、试乘试驾专用车道、卡丁车场、林荫停车场等建设,进一步提升东城区汽车产业承载力。在此基础上,东城区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预计利用3年时间,引进8—10家知名车企,把闲置土地全部盘活,安排就业600余人,实现年税收收入2亿元。
过去一年,东城区始终坚持抓项目扩投资、抓谋划强后劲、抓招商增动能、抓环境优服务,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4年前三季度,东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05亿元;前11个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38.5%,居全市第1位。2024年,东城区20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6.5亿元;谋划实施“三个一批”项目18个,总投资47.6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下一步,东城区将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以盘活片区经济带动重大项目建设,以深度招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打造“亲”“清”有为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秀投资者。各级各部门将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以过硬的能力作风为东城区建设保驾护航,为区域经济发展再添动力、再增活力、再强后劲。
编辑:郭剑 刘靖雯 校对:孙辉
责编:杨仪 终审:刘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