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曹魏古城依旧热闹。
核心提示
一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丈量市民幸福感的标尺。
幸福是什么?一座具有幸福感的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呢?或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但城市一年来的细微变化,让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欢欣鼓舞。
市容环境提升、消费持续火热、城市日新月异……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变化都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坚实步伐。
1、释放消费潜力的“组合拳”
1月3日,又是平常的一天,胖东来天使城准时开门营业。伴着迎宾广播,来自各地的游客有序进入。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73.8万人次,收入5.23亿元,分别比2024年元旦假期平均数据增长13.6%、17.8%。胖东来、曹魏古城、曹魏不夜城、曹丞相府再次成为热门跨年“打卡”地,许昌文旅迎来“开门红”。
景区抢抓City walk(城市漫游)风口,突出三国文化超级IP,引领假日旅游“新潮流”。春秋楼景区开放夜游,推出大型光影秀《春秋忆梦》;曹丞相府景区联合曹魏不夜城,策划大型历史剧《曹操》《魏武挥鞭》实景演艺;豫见许都三国剧场举办三国爆笑喜剧、许昌相声汇等活动;许昌文化会客厅举办“围炉煮茶大话三国”活动,邀请三国文化爱好者到茶楼共聚,重温历史经典,品茗大话三国。
随着春节临近,“许昌市女企业家协会第一届会员产品年货节”活动如期开展。78家参展企业对480类物美质优的巾帼年货好品进行展示,既有米面粮油、蛋奶肉禽、鞋帽服饰等老百姓离不开的生鲜食品、生活用品,也有医院和家政公司推出的健康体检、家政服务等优惠套餐。
许昌消费市场红红火火,是不少人最直观的感受。2024年前11个月,许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8.2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这样的变化,离不开我市打出的一套促消费“组合拳”。为让“商超红”变成“满城红”,我市出台《许昌市打造诚信优质消费环境实施方案》,在全市商超、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全面开展服务质量提升百日行动。目前,全市已有863家餐饮住宿企业签订了诚信经营承诺书。
我市抢抓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积极推进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活动。截至2024年12月15日,仅家电“以旧换新”一项,全市已有16.13万名消费者参加活动,获得补贴资金1.35亿元,带动家电消费7.11亿元。
“我们将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为着力点,持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用好胖东来的“引流效应”,形成集文化、旅游、商业、体验等于一体的消费链条,努力把许昌打造成为国内重要消费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2、“绣花”“绣”出宜居家园
“以前,饭后想出去转转也不知道该去哪儿。现在,家门口就是公园,不仅风景好,而且健身器材、娱乐设施齐全。我们真的很幸福!”1月3日中午,市民王和军来到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和老伙计们聊天儿。
与王和军一样,市民陈莹也道出了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深切感受:“我有跑步锻炼的习惯,感触最深的是街头绿地、广场增多了,园林绿化比以前更美了。”
“口袋公园”不仅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细胞”,而且是市民可进入、可参与、可使用的最方便的城市绿色空间。
我市下足“绣花”功夫,巧妙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打造市民家门口的“会客厅”和小公园,真正让绿意走进社区、贴近生活。
“2021年以来,我市打破过去游园设置的单一性,充分利用街角空闲地打造‘口袋公园’,增加市民活动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场地。”市园林绿化中心高级工程师刘景涛说,我市“口袋公园”建设以惠民、利民为理念,充分利用城市小微空间,按照疏密与提升相结合、绿化与彩化相结合、便民亲民的原则,达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胖东来天使城位于建安大道与八龙路交会处,这里原来的绿地功能单一。市园林绿化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多次实地查看、听取民意后,增加了林下绿道两条,使原来进不去人、透不出景的绿道旧貌换新颜。
2024年,中心城区投入2434万元资金,提升改造了42个“口袋公园”,绿化面积达50.1亩,增设15条健身步道、12处儿童活动区、95处休息座椅、10套健身器材、156个垃圾箱。目前,我市已打造完成177处“口袋公园”。
“我们小区附近以前没有公园,孩子们没地方玩。现在小区门口就建了一个‘口袋公园’,到这里聊天儿、锻炼身体的人非常多。”家住文昌小区的王女士笑着说,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已经成为她和邻居茶余饭后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3、便民服务托起“稳稳的幸福”
“太高效、太便捷了,我再也不用挨个儿跑窗口办理用水、用气、用电、供热、通信报装审批了!”1月3日,许昌市魏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梁先生来到许昌市民之家“水电气热网报装一件事”便民服务专区办理报装事项后,对此次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赞叹不已。
为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改革,许昌市住建局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围绕高效办成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联合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市水利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供电公司等9个部门,推行线上、线下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多家配合,协同推进,有效提升了审批效能。
为更好地满足企业、群众办事的需求,我市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引入支付宝人像对比认证、消息通知主动推送等功能,创新打造“刷脸办事”数字政务新场景。通过数据共享和电子证照即时核验等方式,实现线上预约、线下刷脸取号、事项刷脸办理、全程办事进度跟踪提醒等便利化应用。
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加强同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推出“无还本续贷”抵押登记业务,即将抵押注销登记和抵押登记两项业务“一并受理、同步审核、分别办结”,使抵押注销登记和抵押登记无缝衔接,将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个工作日压缩至30分钟以内,保障企业可以在没还清本金的情况下获得新的贷款。
在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群众的需求是最直接的需求,以“小切口”打通难点、堵点,以“微改革”撬动“大民生”,以“一件事”的“小窗口”服务便民利企“大环境”。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服务多样化、便利化、智能化,协同多部门让企业切实感受到“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带来的红利,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软服务”。
【记者手记】
细微之处显情怀
精致城市既体现在大工程、大项目上,也体现在城市建设的细枝末节。如何把小事、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
许昌坚持为民理念,从细微处着眼,把城市建设延伸到每一个“神经末梢”,让市民看得见变化,摸得着实惠,感受到温暖,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共绘精致城市的幸福画卷。
编辑:赵欣 刘靖雯 校对:王婵
责编:贾同岭 终审:刘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