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数据“勤跑路”百姓“少跑腿”

热词:数据跑路

名词解释:数据跑路是指通过政府部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孤岛,优化服务流程,让数据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自由流通、无缝对接,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便捷化。

数读: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共2093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占比100%;全市事项完整度、准确率达到100%,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精细化、要素模板化、指南标准化、办事场景化,政务服务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

“没想到,现在办理业务这么便捷高效,不到一个上午就全搞定了!”1月2日,市民吴晓勇来到市民之家办理企业开办手续,由于之前在家中已通过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提交了企业开办所需信息并通过审核,所有手续很快办理完成。

过去,开办企业需提交12份材料,至少跑7个部门,经过14个环节,办下来需要5天;现在,开办企业在线上进行1次申请、提交1份材料后即可在0.5个工作日内全流程办结……得益于不断深化的政务服务改革,群众需准备的申报材料压缩91%,办理时限压缩90%。数据变化背后,是我市“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真实写照。

为充分发挥数据驱动作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我市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科技手段,不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流程再造,印发了《许昌市推行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用“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法,推出出生、入学、就业、企业开办等12类主题场景1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地区特色的“许昌经验”,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出门着急,忘了带身份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过来,没想到不但能刷脸取号,还能刷脸办业务,不用再跑一趟了。”不久前,在许昌市民之家办理创业担保贷款的经历,让市民李先生直呼“太方便了”。

为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2023年以来,我市紧抓开展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和向基层延伸国家试点契机,聚焦解决“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引入支付宝人像对比认证、消息通知主动推送等功能,创新打造“刷脸办事”数字政务新场景;通过数据共享和电子证照即时核验等方式,实现线上预约、线下刷脸取号、事项刷脸办理、全程办事进度跟踪提醒等办事服务全流程便利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办事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通过刷脸认证和身份信息比对,后台即可调取营业执照、不动产权属证书等110种证件材料,解决证照材料重复提交、循环提交等问题,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可办’。”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政务服务科科长刘飞说,截至目前,医师(护士)执业注册、创业担保贷款申请等40余个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刷脸办理,平均办理时间减少20%以上,群众办事体验感显著提升。

此外,我市还以“刷脸办事”“免证可办”等场景应用为牵引,将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基础支撑应用嵌入政务服务全流程,通过“四电”应用尽用、证照互认及数据共享,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目前,我市已完成15个自建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对接,实现191个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可办”。

“我们将持续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化、便捷化方向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有温度的政务服务。”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马红伟表示。

编辑:杨仪 刘靖雯     校对:樊迎喜

责编:贾同岭       终审:刘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