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冬季天气干燥,“电力”十足

“加湿控电小锦囊”请收好

本报讯 (记者 张铮)拉门把手触电、与人握手触电……当下时节,这些由静电带来的困扰,你是否每天都会有?

1月8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全国静电指数地图中,河南的相对湿度普遍不足65%,属于容易产生静电区域。

据了解,空气湿度对是否产生静电起决定性作用,相对湿度越低,产生静电的可能性越大。当一天中最小相对湿度不足30%时,极易产生静电;当最小相对湿度在30%至65%时,容易或可能产生静电;当最小相对湿度大于65%时,基本不会产生静电。

那么,冬季为何容易产生静电?我们该如何远离静电?

不少市民对“触电”表示无奈。而实际上,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是不流动的电荷。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表面,就形成了静电。产生静电最常见的原因是摩擦。冬季之所以静电多,主要是因为天气干燥、空气湿度低。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水分子有导电性,增加湿度可有效转移身体积累的电荷,明显减少静电。

棉、麻、丝等材质的衣物不易产生静电,而含有聚酯纤维成分的羊毛衫、羽绒服等易产生静电。

另外,在拉门把手之前洗洗手,或者用手触摸一下墙壁,有助于消除静电。

编辑:赵欣 刘靖雯          校对:王婵

责编:贾同岭            终审:刘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