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今年禹州市共安排160个重点产业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304亿元

项目建设再冲刺“拼”出发展新天地

金秋时节,禹州大地处处激荡着项目建设的铿锵节奏。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厂,从智能制造的科技创新到民生城建项目的扎实推进,每一处都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汇聚成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的强大力量。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生命线”。今年以来,禹州市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项目建设夯实产业根基、培育新质生产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持续增强。翻开禹州项目建设“成绩单”,亮点格外突出:该市共安排160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108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5亿元。截至9月底,已完成年度投资304亿元。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与产业实力实现同步提升。

在装备制造产业赛道,“智能化”与“高端化”成为关键词。10月20日,河南许柴动力有限公司位于古城镇的现代化厂房内,年产30万台多缸柴油发动机的自动化生产线已进入收尾阶段。“现在设备安装进度已经完成80%,项目投产指日可待。特别感谢人社部门的‘订单式’人才输送,技术工人提前到位,刚好能衔接上试生产工作。”公司总经理刘水章指着运转调试中的生产线,向企业服务专员详细介绍项目进展。据了解,该项目投产后不仅能填补禹州高端动力装备制造空白,还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

在华电瑞天电气有限公司新厂区,同样一派繁忙景象。年产5000套物联网智能饲喂设备的智慧畜牧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运用AI视频监控、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开发的智慧养殖系统能使人工接触减少80%以上,未来将打造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的智慧型畜牧工厂,为牧原、双胞胎等行业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服务。该项目成为禹州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典型缩影。

作为禹州特色优势产业,中药健康产业近期同样捷报频传。9月份举办的第十五届禹州中医药交易会上,5个产业项目现场签订框架协议。在夏都街道辖区,河南省正合生药业有限公司年加工500吨中药饮片项目已于2025年6月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利税200万元,还能提供就业岗位150个,为当地中药产业发展再添新支撑。“项目推进快,全靠服务跟得上。”正合生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萌感慨道。原来,项目入驻之初,夏都街道就迅速成立了包含城建、土地、环保等部门在内的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全程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在企业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关键阶段,工作小组主动对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助力企业顺利拿到许可证,为项目早日投产扫清了障碍。

项目建设“加速跑”,保障机制是关键。今年以来,禹州市通过落实领导分包、四级调度、专班推进、金融赋能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为项目建设破解要素难题、筑牢发展保障。奋力冲刺四季度,打好全年收官战。接下来,禹州市将继续锚定“奋战四季度、决胜全年红”目标,进一步强化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主动靠前对接企业需求,合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类难题,确保项目“开工即不停工、建设即见成效”,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拼”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编辑:杨仪 刘靖雯        校对:张良

责编:肖涛               终审:杨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