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别担心,咱们尽快采摘回来,这边我给老乡协调炕房,咱们双庙辣椒品质不会差,将来还能卖个好价钱。”10月15日上午,天气雾蒙蒙一片,散落着细雨,在襄城县双庙乡大大小小的辣椒地里,“辣椒经纪人”张伟锋正招呼着椒农抢收辣椒。
双庙乡作为农业大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是襄城县辣椒主要产区。全乡辣椒种植覆盖32个行政村,年种植面积约2万亩,带动周边乡镇辣椒种植面积超10万亩,主要种植品种为三樱椒和三系杂交高辣辣椒,年产鲜椒6000吨,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
今年持续数周的阴雨天气让依赖传统露天晾晒的椒农们一筹莫展,为本该火红丰收的辣椒蒙上了一层阴影。“采摘难、烘干急、销售慌”的三重危机,成为近期众多椒农面临的现实困境。
“辣椒经纪人”连接上游辣椒种植与下游辣椒终端销售,扮演着“桥梁”的特殊角色。每年秋收,新辣椒大量上市时,是“辣椒经纪人”最忙的时候,收购、烘干、出售的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
面对群众的困境,襄城县双庙乡的“辣椒经纪人”迅速行动,从简单的“收购商”转变为全方位的“协调员”,帮助指导椒农采收辣椒,并且协调炕房,用精准高效的行动为农户守住收成的希望。
“我们掌握的信息比较全面,对市场价格更清楚,销售渠道也更广。近期阴雨天气对辣椒有一定的影响,椒农们心里急,我们跟着也着急。能帮助他们烘干辣椒、减少损失,我们也很开心。”张伟锋说。他打电话联系该乡大李村伟涛种植农场,该农场的烟叶炕房通过简单改造,可以用来烘烤辣椒。
“老乡的湿辣椒送进炕房里,我心里这块石头也落了地。”张伟锋说。
“辣椒经纪人”依托其扎根乡村的人脉网络,实时掌握各村庄地块的土壤湿度和可作业时间。他们通过电话、微信群,高效匹配采摘劳力与急需抢收的农户,利用雨歇时机进行突击抢收。
面对巨大的烘干需求,双庙乡紧急联系周边大、中、小型烘干厂,协调烘干时间,确保了辣椒从采摘到烘干的无缝衔接。车间里,大型烘干机正隆隆作响,空气中浓郁的椒香扑鼻而来。传送带上缓缓流动的“红色河流”与室外灰蒙蒙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
伟涛种植农场负责人李伟涛告诉记者,从10月5日开始,他们日夜不停,加大马力,每天约烘干湿辣椒7—8吨,保证农户的辣椒有个好的收益,尽可能减少农户的损失。
目前,双庙乡辣椒采收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截至10月20日,全乡25000亩辣椒已完成21800亩的采收任务,整体采收进度达87%。
编辑:刘磊 刘靖雯 校对:张良
责编:毛志刚 终审:杨红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