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晨 通讯员 田晓业)“快走吧,村里今儿个唱大戏,结束了还发棉被、送蛋糕卡……”10月29日一大早,禹州市浅井镇扒村村民边贯卿和老伴儿郭秀英提着马扎、拄着拐杖,赶往村里的“百姓大舞台”看热闹。
当日,正值重阳节,浅井镇多个村庄同步开展尊老敬老文化活动,用实打实的关怀与老人们共庆佳节。
扒村的活动把“服务敬老”唱到了老人心坎上。村“两委”专门请来专业剧团搭台唱戏,《穆桂英挂帅》里“我不挂帅谁挂帅”的经典唱段一响起,老人们便跟着鼓板弦子的节拍,用手在膝盖上轻轻打拍子,眼里满是欢喜。
现场最吸引人目光的,是一块印着“九九重阳节快乐”七个大红字的巨型蛋糕,这是献给全村老人的节日贺礼。“吃着蛋糕看大戏,这日子过得舒坦!”84岁的张颜林大爷接过蛋糕,笑得合不拢嘴。
本村爱心企业家边继伟也带来了专属贺礼——钧瓷“养生杯”。“这杯子是用咱本土原矿材料经过1280℃高温烧出来的,用这个泡茶喝,老人们尽管放心!”他握着老人的手细细介绍,釉色鲜亮的钧瓷杯让老人们赞不绝口。此次活动中,扒村为120位80岁以上的老人逐一送上礼品卡、太空被、保温杯,件件礼物都送到了老人心坎上。
如果说扒村的戏文暖了心,张村庙的活动则用“新风+实惠”聚了情。该村发动本村姑娘媳妇、党员干部和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了一系列接地气的节目。小品《随礼不如随孝》演到“天价彩礼”被儿媳当场退回时,台下的掌声直接盖过了锣鼓声。
“旧俗讲排场,新风讲心肠!”56岁的党员陈文领用一口地道乡音脱稿主持,话音刚落就引来满堂喝彩。舞台对面,志愿者支起天安门背景布,免费给老人们拍“金婚纪念照”,夫妻理发师王明远、朱彩娟的两把椅子就没闲过,“能给长辈们剃个头、理个发,我们心里也畅快!”
中午12时许,村党支部书记陈俊松掀开大铁锅,白菜、豆腐、五花肉炖得软烂鲜香,300份大锅菜冒着热气。“老少爷儿们放开吃,管够!”一句实在话,把“老有所养”译成了最贴心的乡音。
扒村、张村庙用“文化餐”暖胃,马沟村则把关怀直接送进了老人的厨房。村干部为每位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一袋10公斤重的面粉,面粉袋子上,印着“党恩面暖”四个红字的纸片格外醒目,暖了老人的心。
蛋糕盘里的甜、面粉袋里的实、戏台上的乐、小品里的情、大锅菜里的香……一件件暖心实事,拼成了浅井镇的“养老地图”——政策是稳稳的底图,产业是坚实的坐标,文化是鲜活的颜色,情感是真切的温度。
“让老人脸上有笑、手中有物、心里不空,是乡村振兴最柔软的指标,也是最硬的考核。”浅井镇宣传委员魏可军的话,道出了活动的初衷,更说出了对老人们的牵挂。
编辑:刘 磊 杜鹏勃 校对:张 良
责编:毛志刚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