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日报客户端

请用浏览器扫描下载

关 闭

适老化改造,托起老人“稳稳的幸福”

老人在许都公园“银发市集”体验适老化产品。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时。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市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22.5%,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能否让老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人居家生活更安全、更舒心,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近年来,我市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通过一项项看似微小的适老化改造,破解居家养老难题,让老年人从养老转变为“享老”。

这不仅是对居住环境的物理改善,更是对生命尊严的深切关怀,为无数老年人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一户一策”精准“滴灌”

于细微处守护“夕阳红”

“你瞧这多结实、多稳当!”在襄城县范湖乡大郭村,分散特困供养户郑春老人指着卫生间里新安装的黄色扶手,脸上的笑容朴实而温馨,“以前总担心夜里起身上厕所会摔倒,现在伸手就能摸到扶手,心里踏实多了。”

郑春老人的安心,源自我市推行的“一户一策”适老化改造模式。适老化改造不是简单的装修,而是通过对老年人家庭的通道、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场所以及家具配置进行调整改造,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是对老年人的“量身定制”。

在建安区,民政部门组织专业评估团队,深入乡间逐户走访。每到一户,评估人员都与老人促膝长谈,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同时对房屋进行“地毯式”排查。卫生间地面是否防滑、床边是否需要助力扶手、室内光线是否充足、门槛是否构成障碍……所有细节都被一一记录,汇集成一份份充满温度的改造方案。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身体柔韧度都会下降。设施配置不当随时都有可能导致老年人跌倒,引发骨折等意外伤害。”襄城县民政局养老服务股股长方继光一语道破关键,“适老化改造必须因人而异,将特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放在第一位,确保改造方案能够精准对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改造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郑春老人家中不仅安装了扶手,院内坑洼不平的地面也经过了专业的防滑处理与高度差调整。同村身患脑梗的郭海军老人,一直担心在家跌倒,改造团队为他配备了助浴椅等设施,消除了他生活中潜在的风险。如今,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让老人彻底消除了心病,得以安享幸福晚年。

一个扶手、一把助浴椅、一段小坡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改造”,精准地解决了老年人的“如厕难、洗澡难、出行难”等大问题,在细微之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安全防线,守护着最美“夕阳红”。

政策领航多方联动

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

“小改造”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的“大民生”情怀。为推动这项惠民工程高效开展,我市近年来相继印发多个通知文件,明确改造目标与任务,创新性引入评分筛选机制,确保资源优先向最困难、最需要的家庭倾斜,兼顾效率与公平。

政策的强力引导,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22年至2024年,我市已累计完成8453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2025年已完成1124户家庭入户评估工作,建安区、禹州市正在有序进行改造。

数量的提升只是第一步,质量的保证才是关键。为了让改造成果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我市建立了一套全流程的监管体系。

“大爷,家里安装的设施用着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在鄢陵县柏梁镇王岗社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对王少玉老人进行回访。

王少玉老人是王岗社区分散特困供养对象。为保障其居家生活安全、生活品质提高,2024年,政府为他安装了床边扶手,发放了三脚手杖、移动折叠助浴椅等设施,并在其家门口铺设了水泥坡道。这样的回访已成为常态,确保适老化改造设施能用、好用,避免因老人不会操作而闲置。

“我们将持续推进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为老年人打造更加安全、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我市还加强业务培训,建立“一户一档”信息化追溯档案,对改造前后的图片、方案、验收报告等资料进行严格核对,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这项民心工程真正惠及每一位特困老人。

开展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

激发“银发”消费潜能

为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激发银发消费潜力,深入推进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我市积极开展“惠老助老·品质生活”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激发“银发经济”市场活力,实现了可持续“市场造血”。

9月3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银发市集”活动在许都公园热闹开场。来自全市多个城区的14家商户搭起16个展台,集中展示了助听器、防滑垫、智能监护设备等25种适老化产品。现场不仅可以免费量血压、测听力,而且有工作人员详细讲解最新的河南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活动现场吸引了300多名老年人参与,他们或咨询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或体验适老化产品,气氛温馨而热烈。

此次活动面向居住在我市的年满60周岁老年人,按照其购买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总费用的30%给予补贴,每房补贴上限为12000元。

“这次活动非常好,让我们老年人购买产品有了更多选择,而且有国家的补贴政策,价格更实惠。”80岁的安水章老人在体验了一款新型手杖后高兴地说。商户刘杰也表示:“活动为商家和顾客搭建了桥梁,实现了产品与需求的‘零距离’精准对接。”

这场市集活动,是我市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我市通过“政府搭台、市场唱戏、群众受益”的模式,引导和鼓励所有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参与到适老化改造中来。截至10月26日,我市共有357位老人通过云闪付APP进行实名申请并通过了资格审核,产生订单425笔,销售商品总价超过180万元。这一举措不仅释放了养老服务消费潜能,而且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从兜底保障到普惠共享,从政府主导到市场联动,我市的适老化改造工作正迈向一个更广阔、可持续的新阶段。这一小小的改造,撬动的不仅是老年人居家安全的支点,更是整个社会的温情与敬意。它正实实在在地托起广大老年人晚年生活中那份最安稳、最踏实的幸福感。

编辑:赵       杜鹏勃    校对:王    

责编:李建山                   终审:黄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