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付家宝 通讯员 陈雨菲)10月31日,记者从许继电气获悉,日前由许继电气所属交大许继与许继电气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研制的国内首套全国产化智能广域保护测控系统,在昆明铁路局王家营西变电所成功投入运行。这一技术成果的落地,标志着我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关键装备国产化替代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智慧铁路建设注入强劲“中国芯”动力。
作为保障铁路牵引供电安全的关键系统,该设备从硬件到软件实现全链条国产化重构,覆盖远动管理机、保护测控装置、过程层智能单元、交换机、监控系统、操作系统及工控机等所有核心组成部分,国产化率达到100%,彻底打破了我国在牵引供电核心技术与关键元器件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国家能源装备安全再添“安全阀”。
在保障供电安全方面,该系统通过综合采集变电所内各间隔电气量、开关量及保护设备状态等多维度数据,在国内首次实现牵引供电系统电分相故障的快速识别与精准切除,将故障切除时间从传统的500毫秒大幅缩短至100毫秒以内。这一突破不仅能最大限度减少故障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更能有效降低设备损坏风险,为铁路运输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高效集成的特性进一步提升了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营效能。该系统以数据为核心驱动,依托主辅一体化监控系统对牵引供电业务流程进行全面重构,成功实现广域保护测控系统与辅助监控系统的深度协同、高效联动。这种一体化运行模式,不仅简化了运维流程,降低了人工成本,更能通过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提升供电系统的整体调控精度与响应速度,为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许继电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全国产化智能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的成功投运,是企业坚守科技自立自强初心、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许继电气将持续以攻坚克难的研发韧劲和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突破电气领域技术壁垒,加快能源装备国产化进程,不断夯实“中国制造”的技术根基,为推动我国轨道交通与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许昌力量。
编辑:毛志刚 刘靖雯 校对:樊迎喜
责编:肖涛 终审:刘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