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当初升的朝阳照耀在襄城县王洛镇的屋檐巷陌,一股浓郁醇厚的卤肉香气便开始在空气中弥漫。这香气,源自一道传承千年的地方美食——王洛猪蹄。它带动一个蓬勃发展的亿元产业。
从家家户户的灶台走向标准化厂房,从地方特色小吃成长为强镇富民产业,王洛猪蹄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着“一蹄先行、诸业并进”的乡村振兴生动实践。
“咔嗒、咔嗒……”11月3日,在襄城县王洛镇许昌市卤香源食品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内,几名工人熟练地将已经做好的猪蹄装袋、抽真空。“现在网上订单不断,大部分都是回头客。”企业负责人石景阳一边满脸笑容地和记者交谈,一边还忙着打包、发货。
据石景阳介绍,公司于2017年创建标准化生产车间,智能卤制罐、全自动清洗线、无菌包装车间一应俱全。带领乡亲们一起在自己家门口挣钱,是石景阳的梦想。
在生产车间,54岁的巫灵霞正麻利地将卤猪蹄装进真空袋,封口机“咔嗒”一声完成封装。“一月拿个几千块钱,过节还有礼品,在这儿方便,离家也近,还能照顾家。”巫灵霞说。
这份在“家门口”的忙碌,对于巫灵霞和她的工友们而言,意味着一份踏实的幸福。目前,像巫灵霞这样依托猪蹄产业就业的村民,王洛镇共有1000余人,他们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了“按时上下班”的产业工人,稳定的收入让乡村生活有了新奔头。
近年来,当地政府以这道传统美食为抓手,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等举措,让“王洛猪蹄”的香味飘向全国,真正实现了“一蹄带富一方人”的乡村振兴图景。
据王洛镇党委书记李虎子介绍,王洛镇已形成规模可观的产业集群。全镇猪蹄经营主体128家,其中冷冻猪蹄批发企业2家、标准化生产企业4家、省级认证经营主体3家,年售猪蹄3000吨,营业额达1.5亿元。
今年6月,王洛镇特色美食产业园正式挂牌,“一园多区”的布局将张庄村、东街社区、大路谢社区等串联成线。80亩园区里,卤香源、李老三食品、艺真耿老三餐饮等6家企业相继入驻。同时,总投资数亿元的猪蹄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将超10亿元。
傍晚时分,当记者离开王洛镇时,车间里的机器声渐渐停歇,但快递物流车的鸣笛声又开始此起彼伏。这份昼夜不息的忙碌,正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乐章。
一口卤锅,沸腾了一个产业;一道美食,富裕了一方百姓。王洛镇用实践证明,只要找准特色、久久为功,传统的乡村资源完全能够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之路。
编辑:孙学涛 刘靖雯 校对:樊迎喜
责编:杨仪 终审:刘力华